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财经

450 亿元储蓄国债被一抢而空,你买了吗?一债难求背后原因是什么?

2024-04-22财经

国债一直很难抢,就和利率高的大额存单一样,都需要排队

这说明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确实没什么好的投资渠道

虽然大家网上喜欢讨论股票,基金,但大部分人不会投那么多钱在这些高风险资产里面

存款,大额存单,货币基金,R1风险的理财产品,国债,这些才是大家的真爱

官方也察觉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专门提到为进一步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将采取四项措施

1,适当增加发行规模

2,研究进一步调降单人购买限额,使储蓄国债能够惠及更多的投资者

3,在保障柜面销售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电子式储蓄国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稳步增加电子式储蓄国债网上(手机)端销售额度

同时,加大宣传,引导更多的投资者通过网上(手机)端购债,改进购债体验

4,进一步优化凭证式储蓄国债的额度分配机制,更好地匹配有实际需求的网点

单人限购额度+增加网上发行额度,这个确实可以提升买到国债的概率

不过整体来看,国债肯定长期供不应求,依旧会很难抢

反正我是根本抢不到,因为不到9点,多家银行App国债就售罄

主要原因很简单,国债收益不错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目前大型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已经下降到了2%,3年期1.95%

但年首批的2波国债,3年的2.38%,5年的2.5%

而且国债是非常安全的理财产品

而且未来大趋势就是存款利率越来越低

国债肯定只会更火,更难抢

现在不仅仅是中年人抢,年轻人也抢国债,中年人是线下排队抢,年轻人是网上抢

现在重视理财的人挺多的,大家也都怕本金损失,所以国债这种安全的理财选择,大家都爱

我抢不到国债,我自己的选择是买风险等级R1-R2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这些大部分就是投资的现金资产+各种国债,所以他们利率和国债差不多,没有超额收益,很难突破3%的收益,但安全

买他们相当于就买了国债,他们可以抢到各种优质的债券,我投资他们就可以了

但大家不要买风险等级R3以上的,包括一些R2的其实也有一些波动风险

这些就需要大家懂一些挑选,可能对中老年来说还是有点难度

但年轻人可以去试一试,研究研究因为国债太难抢了,用这样的方法可以相当于借道投资了国债

首先选择1年期以内的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很接近国债,安全度也可以,只不过需要懂一些挑选

这样就可以相当于不需要抢的投资到国债,比存款利率高一些

我也一直在各种理财产品的投资实验,去看看收益怎么样,安全度怎么样

最近选的一些国债+现金类低风险理财产品还可以,收益不差

很多R1风险的货币基金,其实平均收益也在2.2%-2.6%

当然很多朋友不知道,所以都去抢着买国债

还有我几周前买的一些R2风险的理财产品,也是主要投资债券的,收益也还可以

之前买的一个理财产品,收益更好一点

还有上个月也选了一个,有4400,这个就是选的债券类多一点,现金类少一点,收益波动就大一点

上个月选的另外3个就是现金类多的,相当于就是R1风险理财那种,收益就低很低,只有2552一个月,还有2个2600左右

如果是均衡一下,债券和现金类资产55开,那就是每个都3000多一个月,我选的几个均衡的就是3000左右收益

没有债券多的那么高收益,到不了4000,也不会和货币多的一样偏离3000太多

这些理财产品就是有时候债券可能跌了什么的,收益就会低很多,亏钱的情况不存在,因为我不选那种收益率很高的

我都是选风险等级非常低的,所以99%的情况下,风险就是可能收益不及预期

就和下面这两个一样,他们上个月就差一点,收益比较低,但也不至于亏钱

但有时候下个月又收益起来了,反正一年的话,年化都在3%以下

这种都比较安全,如果是那种4%,5%的那真的容易亏钱,是真的可能血本无归

安全的都是这种收益率低的,都是这种投资国债,安全债券,现金的

就是比货币基金好一点的那种

反正我觉得投资理财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去研究,尝试多对比

自己不去尝试是不可能明白到底什么样的产品安全度高,什么样的产品好

那就只能去排队抢国债,而且大概率抢不到

也不能追求收益率太高,贪得无厌,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收益率太高的肯定有风险

只能说尽可能的提高一些收益率,现在其实3%左右已经很极限了

对于厌恶风险的投资者来说,平时可以不投资股票,就好好存钱,就研究研究这些风险低的理财产品也挺好的,我自己就很喜欢研究这些

会尝试不同的品种去看看他们的收益率到底什么样,不尝试永远感受不到真实的情况

当然还是推荐要买大银行的,存钱一定要在大银行,这个也是非常关键的

反正年轻人多去研究研究,可以发行挺多3%收益率以内的收益比较稳定,安全且不比国债差的理财产品

这些我基本上都在不停的各种测试

得出的结论就是R1-R2区间的理财产品风险低,收益不错

再高了就危险,货币基金综合流动性非常好,收益也不低

这些大家都可以去自己研究,有个3-5年不停尝试的过程,自然会明白怎么去筛选这些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