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本质是风险,其中包括对风险的承受和对风险的把握,前者是自身的客观条件,后者是主观能力。
现在的金融管理部门把这个问题想的很明白了,各种风险提示,各种测评,都是在提醒风险。
问题里列的情况是客观条件,比如年龄,收入,家庭成员等,这样的客观情况是可以做出比较准确测评的,大概应该是谨慎型投资者,应该投资风险低的品种,比如债券,短债,固收等作为打底收益,再加上少量股票或混合基金提高收益预期。
上面是最简单的,无外乎就是了解自己。对风险的把握就要了解全局,这个几乎是难到天上去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年初的时候怎么看待易方达蓝筹这只基金,当时热火烹油般把它买成规模第一,但当时也出现了各种迹象,比如宏观上中美关系,比如我国大的产业调整迹象,我国刚有一点对教育和互联网处理的苗头,中美的货币投放政策等等。
微观上消费股的高估值,高估值股票中的资金来源占比,基金经理的限购决定,以汪海林为首的对流量的各种批评,等等,当时还有一些情况现在有点想不起来。
总之就是对这些在当时发生的事情怎么判断,判断后要做什么反应,这一切说到底都是对风险的把握。
具体我怎么操作不说了,容易带偏主题,只能说勉强及格,因为整体操作非常混乱,最近才再次理顺。
投资最怕只看自己身边或自己持有的一个点,而忘记还有庞大的全貌,当然这个全貌不容易看清,而且消耗精力太多,值不值得是个问题。
经常有人问我年轻人或资金规模小的时候怎么做权益类投资,其实这是个矛盾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性价比不高,但没有基础以后资金量突然大起来一定出问题,类似的案例前几天我在想法里写了一个,就不重复了。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就是我支持年轻人做权益类投资,但要把这当个正事干,充分的学习和思考,为将来资金量大起来做准备,如果就是玩玩那从开始就不要玩,因为最不能玩的就是钱,说没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