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节,中国经济总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性规律,生产走弱,消费走强,这是因为春节特殊之处在于它跟其他长假不太一样,在这个阶段生产基本上是属于半停滞状态的。
根据国人的习惯,春节假期一般是6天至8天,但实际上一过了元旦,整个国家就逐渐进入了一个过年的状态。在这个阶段人们消耗的商品大部分都是在春节之前生产的,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去库存或者说消化存货的过程。而对经济数据来讲,一年之计在于春,实际上春节的经济数据就是消费者的信心指标,也是各行各业的风向标。如果春节经济火热,那么很多企业就会在开春时候开始扩大生产规模,抢占市场,而对于整个国家因为要保增长,那么第一季度经济也变得尤为重要。所以说春节的数据对整个经济体的影响,不管决策者还是参与者来说都是无法忽视的。
首先在春节前夕,国内本土确诊病例在河南北京等地区散发,今年春节依旧受到了疫情的困扰,但是与去年相比,返乡政策也有所调整,虽然还是提倡就地过年,但国家卫健委也强调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不得随意扩大限制出行范围,这使得春节期间的人口流动相比去年有所增加。交运部预计2022年春运全国发送旅客11.8亿人次,较2021年同比增长35.6%。但是相较疫情前的2019年还是同比下降了60.4%。从实际情况看,截至1月29日,全国共计发送旅客3.51亿人次,比2021年同期增长47.4%,比2020年同期降低65.1%,比2019年同期降低65.8%。
再来看春节期间的消费,首先是旅游消费,今年春节假期前三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37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1.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678亿。而2021年春节假期7天,国内游达2.56亿人次,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75.3%。以2019年为参照,今年旅游人次其实是弱于去年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今年返乡者多,但出去旅行的少。在疫情点状散发的情况下,居民更倾向于返乡与家人团聚。
从结构来看,地区旅游市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例如截至2月2日,海南省酒店平均客房入住率70.43%,同比增长16.45个百分点。春节假期前4天,四川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144.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9669.72万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2.35%和14.85%。
而在疫情零星散发,举办冬奥的北京旅游的恢复不及。去年春节假期前4天,北京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94.1万人次,同比分别减少2.6%,营业收入3亿元,同比减少7.5%。往年春节期间零售及餐饮消费通常会迎来旺季,但是去年由于返乡人群大幅减少,需求被相应削弱。2021年春节假期,零售和餐饮企业的销售额仅为8,210亿元,相比2019年下降18.3%。虽然今年的数据还没出炉,但考虑到今年春节返乡规模强,于去年就地过年对零售餐饮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减弱,但和疫情前相比依然会存在较大差距。
再就是观影消费,最近几年进入影院看电影成了中国居民在春节期间重要的娱乐项目。由于去年疫情后的首个春节档逆市大报,今年的春节档原本备受看好,不少机构高调预测今年票房将突破85亿,再创历史新高。而截至2月4日,春节档总票房已突破41亿,但是今年春节档比去年同期已经落下了12亿的差距。按照这样的趋势,今年春节总票房大概率会落在65~70亿区间,低于去年的78亿,排除2020年的特殊情况。
这是过去10年来春节档票房首次出现倒退,更糟糕的是观影人次也出现了大幅减少,首先是今年大年初一的出票量,5年来首次跌破3,000万,仅有2500多万。要知道从2018年春节档开始,影院抢票堪比春运成了每年春节的保留项目。去年大年初一,全国更是有近3,500万人走进了影院,也就是说对比去年今年光是第一天就少了1,000万观众,而且春节当后几天的续航能力也远不如往年。从大年初二开始,全国影院的出票量就已跌破2,000万,比2019年整整提前了两天。而2018年和2021年都是节后工作日才跌破2,000万大关。
其实今年春节档的电影质量和往年差不多,并且放映场次其实还有所增加。综合猫眼和灯塔专业版的数据,今年春节当前三天全国共放映至少157万场,而2021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只有不到143万场和147万场。
观影人数减少,最大原因显然是今年春节的电影票又涨价了。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初一到初三,全国平均票价为54.8元,比去年同期每张票至少涨了五六元,在一线城市这种上涨更为明显。60~71张的电影票已经是最低门槛,票价一两百元也并不鲜见。
其实春节的电影票的涨价毫无疑问是片方和影院共同造成的,疫情以来他们损失惨重,都希望抓住春节档尽情回血。其实这已经是春节档连续第三年出现大提价,即便春节到票价每年都在涨,但此前从未像今年一样,在舆论上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某种程度上也是受今年经济环境的刺激。
疫情之下,宏观经济增长压力大,在这样的预期下,大家自然更愿意把钱放在口袋里,而不是消费,并且电影票的价格不断上涨,但电影本身却没有质的提高。本质上观众的观影水平在不断提升,相应的电影质量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观影人数降低,即使原因也是结果和高票价一起陷入了恶性循环,而资本市场显然已经将今年票房倒退视为某种信号。
2月4日的港股,阿里影业和猫眼娱乐双双下跌,猫眼娱乐跌了4.5%,阿里影业更是大跌7.95%。
谈到股市,春节后A股将会有什么表现呢?
从2022年年初至今,中国股市第一个月的表现堪称惨不忍睹,主要指数基本成单边下跌状态,期间即使短暂反弹也非常无力。年初至今上证综指下跌超7%,深成指跌近10%。创业板节前虽有微幅反弹,但也跌超了12%。但如果结合过去10多年A股市场节前节后的走势来看,在春节期间如果没有重大的利空事件发生,那么节后第一周均有较高的概率上涨。
以统计数据看,从2000年至2020年的春节期间,在节后的一周上证指数有超过2/3的次数都是上涨的,上涨的概率超过65%,平均涨幅也基本都超过了1%。
究其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是机构资金流入的显著差别,节前一般都是投资者大量需要资金的时期,除个别牛市的行情下,节前也是多数基金发行相对预冷的时期,新发基金数量的减少,一定程度上导致新入市资金的不足。而在假日结束之后,很多机构会加大对于产品的宣传力度,吸引新资金入市,由此节前节后会有较大的新资金数量差别。
第二是对假日期间的利空规避,每到节假日国内市场都会有持币还是持股的讨论,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有很多人选择持币过节,因此会导致节前交易量的显著缩量,并在节后出现明显提升。第三个是一般春节后都会迎来国内比较重要的两会时间,每年3月初举行的两会都是紧邻春节之后,市场在春节这段时间可能会形成一些对两会的政策预期,一些投资者会选择提前布局符合政策的板块和股票。
另外还有2月4日港股出现了大涨,恒指上涨近800点,涨幅3.24%,国企指数涨2.81%,科技指数也大涨了3.05%,同时资金交易在没有南下资金帮衬下,大市成交也有1,139亿港元。可以说一改此前弱不禁风的窘态,而且不同于平时仅相关行业概念股上涨。
此次港股市场行情是包括互联网科技股、新能源、大金融、大消费等,足以代表各路资金态度的关键板块上涨。因此综合这些因素之下,不出意外的话,春节后A股应该会迎来一波开门红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