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赚超6800亿元!8月30日,六家国有银行2024年上半年「成绩单」出齐。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等因素影响,多数银行未能延续去年同期归母利润正增长趋势,交出负增长「答卷」,与此同时,净息差仍面临下行挑战。不过,在资产质量方面改善明显,多数银行不良率均较上年末有所改善。
六大行合赚超6800亿元
国有六大行如期交出上半年「成绩单」。8月30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2024年半年度业绩出齐,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8万亿元,归母净利润6833.88亿元。
不过,与往年不同,多数银行交出营收、净利负增长「答卷」。工商银行仍稳坐业绩头把交椅,但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04.99亿元,同比下降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04.67亿元,同比减少1.9%。
建设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859.65亿元,同比减少3.57%;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1643.26亿元,同比减少1.8%。中国银行同样业绩出现「双降」,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170.76亿元,同比下降0.67%;归母净利润1186.01亿元,同比下降1.24%。
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降3.51%、0.11%至1323.47亿元、1767.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降1.63%、1.51%至452.87亿元、488.15亿元。
在六家国有银行中,上半年,仅农业银行实现营收净利正增长,报告期内,该行营业收入3668.35亿元,同比增长0.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58.92亿元,同比增长2%。
回顾去年同期,六大行均交出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答卷」,对于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减少的原因,建设银行在2024年半年度报告中提及,主要是LPR和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等因素影响,利息净收入减少;同时,受保险、基金、托管等降费政策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同比下降。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今年上半年,除农业银行外,国有大行营收和利润双双承压,同比增速均录得负增长。具体来看,受LPR下行、贷款重定价及存款定期化等因素影响,银行息差同比明显收窄,多家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负增长;受保险、基金销售费改,以及结算手续费下滑等影响,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也普遍负增长,营收负增长压力也传导至利润表现。展望下半年,受基数效应影响,叠加7月降息,银行息差同比仍有较大降幅,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也会继续承压,下半年业绩仍难言触底。
净息差承压难题待解
受市场利率下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六家国有银行净息差(即净利息收益率)仍面临严峻挑战。
净息差下行幅度较大的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上半年,两家银行净息差分别降至1.43%、1.54%,分别同比下降29个基点、25个基点,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净息差则分别减少23个基点、21个基点至1.44%、1.45%。
邮储银行净息差则保持1.91%的高位,但仍较去年同期下降17个基点。交通银行净息差降幅最小,同比下降2个基点至1.29%。
对于息差下行原因,多家银行解释为,主要受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存款期限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
在业绩发布会上,多位国有银行管理层提到了稳息差的重要性,并表达下半年力求息差下降的决心。
「从全年来看,交通银行的目标是要保持净息差基本稳定,并力求边际改善,要做到这一点是有难度的。」交通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周万阜表示,在政策方面,2023年存量房贷利率调整,2024年「5·17」房地产新政以及今年LPR的两次下降等因素将在下半年持续显现。在市场方面,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当前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没有得到缓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存款成本下行的幅度。
但同时也有有利的方面,周万阜认为,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信贷需求增多,为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支持经济增长提供了好的市场条件。负债端,整个市场资金面比较宽松,再加上多次存款利率定价下调,对负债成本的影响会持续显现。交通银行将会积极把握好经济发展以及市场运行中的有利因素,实现稳定并改善息差的目标。
「下半年农业银行净息差将总体保持稳定的态势,农业银行也会努力争取实现净息差进一步的边际改善」,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表示,一方面,在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大背景下,资产收益率仍然会承压,农业银行将努力实现信贷规模合理增长,不断优化结构、质量对冲压力。另一方面,负债端,7月的存款利率下调,对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的持续释放,缓解了存款成本压力,同时农业银行也在加强负债成本管控。
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表示,上半年净息差承压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压降利率、银行的贷款利率下降,但存款利率下降幅度有限,银行被迫走上了降借贷利率的价格战。展望下半年预计趋势会有所变好,原因是楼市和股市回暖,消费市场以旧换新会带来一些业务,从而使得银行避免价格战。
个贷资产质量面临挑战
在恪守监管要求,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下,国有大行的资产质量水平稳中提质。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多数国有大行不良率出现下降。
下降幅度最大的为中国银行,截至上半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2612.6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0.62亿元,不良率为1.24%,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在坚持实质风险判断原则,按照五级分类核心定义,准确识别风险水平的策略下,建设银行不良率为1.35%,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也较为明显。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截至上半年末不良率分别为1.35%、1.32%、1.32%,均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虽然邮储银行不良率较上年末的0.83%提升至0.84%,但该行资产质量表现是六家国有大行中最优水平。
虽然资产质量整体稳健,但在个人贷款领域,仍有一些风险不容忽视。以中国银行为例,截至上半年末,该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0.88%,较上年末的0.76%有所抬升;农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卡透支、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均出现上涨;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为1.17%,较上年末的1.04%上涨0.13个百分点。
工商银行个人不良贷款794.19亿元,增加186.62亿元,不良率为0.9%,上升0.2个百分点;交通银行个人逾期贷款率2.22%,较上年末上升0.29个百分点;邮储银行个人小额贷款不良率为1.88%,上年末这一数据为1.73%;建设银行个人贷款和垫款不良率为0.84%,也出现了上扬。
正如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所言,整体资产质量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在不断累积。此外,目前相对稳定的不良率实际上是建立在每年处置大约3万亿元不良资产基础之上。如果不考虑这些处置量,银行资产质量还是面临挑战。
多位国有大行管理层对下半年资产质量管控方向划定了「路线图」。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指出,「下一步中国银行将进一步加强对个人业务相关风险管控,积极化解存量不良,确保个贷业务高质量发展。同时,按照全面、主动、精细、稳健风险管理理念,不断深化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治理能力,对重大风险因素设置防线,对各类风险传导建立阻断机制」。
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下半年该行将强化管理赋能,持续加强全行风控体系建设。优化政策赋能,精准把握重点领域贷款投放,提升资产布局能力;深化数智赋能,持续推进风控智能化转型,努力做到前瞻应对精准管控。
「从前瞻指标情况看,农业银行未来生成不良的压力不大,房地产贷款风险保持基本稳定」,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表示,展望下半年,农业银行对不良保持高度警醒,并有信心保持资产质量长期稳定,将不断夯实信贷管理基础,持续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做好客户风险监测、压力测试和潜在客户风险管理,提升数字化的风控水平,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精准性能力不断提高。
薛洪言预测,短期内,银行可通过核销来调节不良率,但拉长时间,银行资产质量是实体经济的映射。当前,国内经济依旧低迷,房地产量价齐跌,尽管不良率数据表现较好,但银行资产质量仍面临较大潜在压力。若下半年经济未见明显好转,则银行资产质量有进一步恶化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颜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