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财经

怎么才能让山西雄起?

2020-03-07财经

过去中国人说一个人过得好不好,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运二命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

你看,排在第一的是象征时代机遇的「运」,而排在最后的是象征自身努力的「读书」。

这一逻辑在国家发展上也差不多。

要说搞经济,世界各国的办法其实都类似,努力程度也相差无几,但为什么有的地方搞得好,有的地方搞的差?

其实就差在时代机遇上。

关于利用时代机遇后乘风而起,时代机遇丧失后又衰落的例子,最明显的的就是 明清时期的山西省。

山西省在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时代,自然条件并不太好,整个山西的山区面积达到了80%,这也导致山西很难靠农业来实现经济发展。

但是明朝的建立,给山西的腾飞带来了发展机遇。

明朝建立后,北方的国土大大缩水,山西成了前线。

为了防止草原民族的入侵,明朝在山西驻扎了大量的军队,明朝九边有两个都在山西。

但向边关运送物资粮草,非常耗费人力物力,后来明朝就启用了「开中法」,鼓励商人向边关运粮,以换取销售官盐的凭证——「盐引」。

这样朝廷不需要花一分钱,就可以解决后勤保障问题。

后来「开中法」逐渐推广,货物种类也从军粮扩展到丝绸、马匹等多种物资。

一支支山西商队往返于内地与边关之间运送大批货物。

因为国家盐铁垄断,山西商人靠着盐引成了食盐专卖的经销商,吃掉了相当一部分红利,为晋商的壮大积累了足够的资金。

到明朝后期,山西已经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富裕省份。

当时中国有一句话: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 ,这个「山右」,其实就是山西。

清代初期,国家边境北移,虽然山西的驻军物资供应业务需要大大降低,但因为清朝和准格尔的战争的后勤需要,山西仍然依靠着政府订单过得不错,还衍生出了金融业。

但到了清朝晚期,外敌自海上而来,而清朝对北方的沙俄又没什么大规模战争勇气,晋商的物流价值大大下降。

以铁路为代表的新兴运输方式,又大幅度降低了运输成本,晋商赖以生存的物流优势瞬间荡然无存。

同时外国资本涌入中国,在中国各地开设银行,不管是在经营方式,还是资本运作方面,都比山西票号先进。

再加上纸币的发行,彻底瓦解了晋商在白银金融领域的所有优势。

是山西人做错了什么吗?是山西人不够努力吗?

都不是, 只是时代变了而已。

这里是@猫哥的视界,更多深度内容,可以 ➕ 我个人V——hmgg012;

公众号 (转载联系) :猫哥的视界713、猫哥的世界;

今日头条:猫哥的视界

哔哩哔哩 :花猫哥哥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