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其实是生产力不够发达的表现。
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在担任宰相期间,就提出了「雕柴画卵论」。
什么意思呢?就是鼓励富人在烧柴之前,最好先请工匠,把柴上雕刻一些花纹再烧。
富人煮鸡蛋之前,最好先请画师,把鸡蛋壳上,描绘一些精美的图案再煮。
你说这不是闲得蛋疼,没事找事吗?
你说对了,确实是没事找事。
因为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别的科技含量高的事情,也不会干啊。
穷人闲着,就容易造反,就得给他们找点事做。
柴上雕了花再烧,蛋壳上画了画再煮,正好给那些工匠,找点事做。
你现在看到,有些地方的路面,刚铺好,过几天就挖开,再铺好,再挖。就像拉开又合上的拉链一样。
你以为是事先没规划好吗?是铺路的工艺不过关吗?
都不是,是为了增加工作机会,创造就业岗位。
你说把挖路铺路的人力财力,干点别的事不好吗?
例如研发芯片,研发宇宙飞船。
呵呵。
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还得捋顺前因后果。
我们都知道,在晚清时期,我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被八国联军侵略之后,见识到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
也意识到了,我们在工业上的落后。
落后就意味着挨打。
于是,晚清重臣李鸿章,张之洞等等,同时开启了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兵工厂、北洋水师等等的筹备和建设。
但因为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进展都不太顺利。
新中国成立后后,我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当时苏联援助我们156个工程计划,送图纸,出专家,手把手教我们,搭建出了我们的工业体系。
所以可以看到,当时厂房的设计,各个钢钢、国棉厂,那种布局、朝向,甚至家属区,都是一样的模板,复刻出来的。
这也非常符合,当时我国的处境。
中央集权,人口多,底子薄,便于统一思想,集中力量。
工厂,当时一般叫「单位」,承担了小型社会的职能。
工厂内有医院、子弟小学,甚至有自己的饮料车间,能给工人生产汽水。
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有国家安排调度。
但是我们知道,衣帽鞋袜,锅碗瓢盆,收音机、自行车这些日用品,是比较经久耐用的。
买一次,少则用三五年,多则用十几二十年。
加上我们对于贫穷,对于物质匮乏的恐惧感,并不遥远。
所以50后,60后,70后,80后,几乎都接受的是,以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为荣的教育。
缺衣少粮的时代,我们用这套方法,当然是没问题的。
我们也确实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让十几亿人口,全面脱贫了,这在全人类文明史上,无疑都是伟大的成就。
但是基本生活满足之后,我们都会对美好生活,有更高的向往和追求。
这需要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
低水平的重复劳动,天长日久,弊端就越来越明显了。
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
全国1000多家大型国有企业,都出现了严重亏损。人员冗余大概在30%左右。
例如在1998年之前,煤炭、纺织等重工业和轻工业,都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迫使一千多万产业工人,离开赖以谋生的单位,在社会上蹬三轮、补衣服打扁、卖早点,投入到了社会服务业里。
这就是产能过剩,被逼转型的阵痛。给千万个家庭,带来了痛苦。
当然,也不光咱们是这样。
你看看现在的小日本,什么每天四点起床,给死鱼肉按摩的寿司之神,什么每天盯住炉子多少秒的煮饭之神。
这是有多无聊,多没有别的,更有意义的事情可干。
有盯着炉火看的时间,动手炒两个菜,不香吗?
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饭多煮一秒,少煮一秒,就真的能变成神仙吗?
更大的可能,是变成神经吧?
你去炒菜呗。不会,我只会盯着炉子煮饭,可以精确到秒。
你去研制光刻机呗。不会,我只会踩缝纫机,可以一天做出,你三年都不穿完的衣服。
你去研制载人的航天飞船呗。不会,我只会把汽车,再多加两个轮子。
。。。。。。
所以低端产能的过剩,绝不意味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甚至恰恰相反,是生产力不够发达的表现。
这里有同学要说了,你看历史书上写的,牛奶过剩的时候,宁愿倒掉,也不给穷人喝,实在是太浪费,太不道德了。
多出来的牛奶,送给穷人喝,产能不就没过剩吗?
实际上,倒掉的牛奶,和我们在超市里买的,能直接喝的牛奶,还有很远的距离。
牛奶挤出来之后,还得经过巴氏消毒。运送到超市之前,还得包装,还得经过冷链运输,甚至冷藏保鲜,才能摆放在超市的冷柜里。
只是挤出来的奶过剩了,这些运输和仓储的成本,还是很贵的,并没有过剩。
况且当天的奶如果不挤,很容易造成奶牛的乳腺发炎。
所以,倒奶的行为,更多是对奶牛的保护。
总体来说,全球的生产力进步,相比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望而言,都显得非常缓慢,甚至停滞。
在满足了基本的吃饱穿暖之后,自然就会产生更高阶的精神需求。
只不过是受限于科技的约束,研发不出来更划时代的产品,只能朝其他的方向疏导。
有的导向了消费主义,虚荣攀比,甚至奢侈浪费。
有的导向了内卷,在柴上雕花,盯着炉子装神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