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的下跌并未因巨额回购而结束。
一轮又一轮的回购,没能换回市场的信心,面对情绪的集中宣泄,格力的股价又创下了两年多以来新低。
面对市场的选择,格力似乎到了「至暗时刻」。
作为A股市场最有价值的企业之一、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实际上这也并非格力第一次遭遇到「困难」时刻。
企业的发展没有一帆风顺,作为A股市场的分红大户,对于格力和董明珠来说,这是一场考验,也是一种修行。
时间的时钟拨回到1992年,当时董明珠以一人之力做出了1600万的销售额,占到了整个公司销售业绩的八分之一。
出色的业绩加上敢闯敢拼的性格,董明珠又被派去开拓南京市场。一年以后,董明珠便取得了3600万的出色销售业绩。
时代选择的人,总会有时代特殊的印记。
1994年,格力遭遇了第一个「至暗时刻」。
公司库存严重积压,三角债务不断,再加上薪资改革,格力流失了大批的业务骨干。
于是,公司临危受命董明珠成为格力的经营部长,而董明珠权衡之下,她放弃了一线「高薪」销售的位置。
让外界震惊和诧异的是,董明珠上来之后,第一个就拿自己「开刀」。她不仅逐步削弱了销售人员的权利,并且禁止业务人员拿回扣,且「先款后货」成了格力的一项基本政策。
在董明珠的努力下,格力逐渐地在空调市场脱颖而出。
2005年,格力经历了第二个「至暗时刻」。
彼时,格力电器启动了股份制改革,而开利集团也计划9亿元对格力电器展开整体收购,董明珠带头找到了上级单位,在诸多的努力之下,最终格力电器避免了被收购的命运,从此格力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后来董明珠回忆称,我们当时看到很多企业例如中华牙膏、飞鸽等品牌被外资收购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如果当时格力电器被收购,那么我们可能也只是外资品牌的一个加工基地。
2012年,朱江洪退休,格力正式进入了董明珠时代。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董明珠开始全方位,多角度地为中国制造摇旗呐喊。
为了掌握核心技术。董明珠没有让格力走上并购之路,而是坚持自主研发。所以,格力电器这些年来一直坚持国内招聘自己培养,为此格力甚至没有聘请过一位外国专家。目前,格力电器已经拥有16个研究院、1045个实验室和126个研究所了。
在去年的一场交流会中,董明珠也曾说过:「海归确实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格力的人才都是在自己队伍里培养出来的,我要培养的是认同格力企业文化和有自我创造能力的团队,这个需要时间。」
2019年,高瓴资本以46.17元/股价格,以总价416亿拿下格力电器15%股权。虽然两年过去了,高瓴资本也被套其中,但是这并不妨碍高瓴资本随格力一起成长。
虽然在多元化的路上,格力偶有碰壁,但是不断向好的经营业绩仍然是格力天然的护城河。
如今,格力又到了「至暗时刻」,然而这一次却与企业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作为A股市场最有价值的企业之一、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为什么格力会遭到市场的如此对待?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市场大环境的原因;
第二,情绪的集中宣泄。
消费类的企业经过过去两年的上涨,今年其股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如果按照同类型的公司去做对比,格力并非是最「惨」的那个。
据统计,格力自去年年底的高点以来,下跌幅度约为40%,美的集团的跌幅也有35%。由此可见,大幅下跌并非格力一家的问题。
其次,从市盈率的角度而言,格力的动态市盈率为12.17倍,美的集团的动态市盈率也跌至15.88倍。最近一年多,格力电器已经耗费270亿元进行回购,截至2021年6月30日,格力账面上货币资金还有1344.55亿元,
低谷是为了更高的反弹,虽然股价目前仍未止跌,但优秀的企业总能穿越所有的周期,跨过山和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