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说笑了。
以特斯拉的产线,特斯拉那点可怜的执行力,啥时候啥车型量产不面临巨大的挑战?
就在上海的产线,已经是特斯拉全球产线中最强的一条,生产个换汤不换药的小改款毛豆3和毛豆Y都要死要活的掉产能。
特斯拉上个月中国零售销量同比下跌了43.9%,跌幅遥遥领先!
据特粉说这是因为新款车型需要调整产线。
我就一直挺奇怪的,中国厂商上新品上改款,一向是欢天喜地的加订单加销量,咋就特斯拉这儿,愁眉苦脸地往下崩。
华为9月12日发了个新款问界M7,订单立即爆了,华为的反应是赶紧上产能满足市场需要,预计11月开始,产能可达每天750辆,也就是月产两万多。
其实爆单后一个月,产能差不多每天600辆了。
理想上了个小改款的L9 Pro,销量继续稳步提升,上个月以均价37万卖了3.6万台。
比亚迪一年十几个新车换代改款,现在月产销量增长到二三十万了。
4年前,比亚迪的年产销量是43万,去年增长到302万。
四年间增长不多,也就七八倍而已,绝对量也就增长了200多万而已。
马斯克咋说的?
「开发Cybertruck就是自掘坟墓,我想降低大家对它的期待。」
「需要一年到18个月的时间才能现金流转正。」
发布四年以后,手持200万订单,新车型终于投产,老板就这口风?
大家是不是觉得很不对劲啊?
假如换成中国车厂,从开发布会开始,接了几百万订单。
之后足足花四年时间才开始量产这款新车型,而且需要再花两年才能爬升到25万产能。
而且这款车型并不是什么特别高端的玩意,起步价4.99万美元,顶配6.99万美元而已——我提醒一下,毛豆Y长续航版在美国也就是五万美元上下。
你觉得中国车厂在订单充足的前提下,投产一个毛豆Y级别的新车要几个月?产能拉到两万一个月,需要多长时间?
我重复一下:特斯拉花了四年才开始量产,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现金流转正,产能拉到25万需要另外一年。
这种车厂,这种执行力,无论是哪国企业,只配得到我一个评价:药丸。
这就是我为什么坚定不移地看衰特斯拉:这种企业没资格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