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陈震实测特斯拉 Cybertruck FSD 称「在美国肯定第一,但跟中国车比就一般」,有何依据?

2025-01-14汽车

这测试结果可以说毫不意外,我从去年就开始说, 特斯拉FSD实际落地的成果已经逐渐打不过国内一线厂商。

(当时主要是华为和小鹏,如今甚至要加上理想)

也就是FSD一直没在中国落地,所以一堆人可以继续贷款吹特斯拉智驾第一。

如果要我评价特斯拉FSD,我个人看法是: 算法理念和架构先进,但落地执行和数据丰度糟糕,而且纯视觉方案存在先天弊端。

算法落地执行方面,特斯拉FSD命名过度宣传(完全自动驾驶),实际落地进度却始终不尽如人意,北美之外推送非常有限。

北美不同城市的路况复杂度其实相比国内低很多,特斯拉停留在舒适区时间太长,算法迭代自然受影响。

甚至哪怕在北美大本营,在道路复杂度不太高的情况下,特斯拉FSD新版各种翻车视频也是一抓一大把。

陈震又不是第一个做测试的,只要动手搜索,特斯拉FSD翻车视频在外网甚至B站多了去了……

特斯拉端到端宣传许久,但目前行业所有的端到端都还需要兜底算法。

技术路线选择方面,特斯拉转向纯视觉发方案的决策,当年其实有合理性:

原本极光雷达市场由美系厂商主导,一颗高性能激光雷达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美刀, 量产车根本用不起。

没有足够多量产车收集真实世界数据训练算法,自动驾驶AI自然也没法取得跨越式进步。

所以站在当时时间节点上,马斯克选择低成本的高清摄像头采集数据是很合理的。

但问题在于,中国厂商加入战局后,激光雷达市场风云突变。

如今主流128线甚至192线激光雷达能被杀到百元机的价格,这对整车来说已经算不上很贵的部件,随着产能提升完全可以大规模普及。

激光雷达被国内企业卷到如今的性能和成本,纯视觉方案本身的优势被大幅削弱,劣势就不可避免的暴露更多。

我记得有次行业内部技术分享,有利益相关的从业者吹了很久纯视觉方案降本在低端车一统天下,但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进出隧道等高反差路况激光雷达肯定更好。

更何况,国产车也打造出仰望尊界等超高端产品。

L4级别自动驾驶测试车使用当时业界最全面最强悍的硬件,早期单车成本也不过是百万量级,这两年成本也一直在下降;

将量产车卖到百万价位,意味着尊界可以用跟早期L4测试车相当甚至更强的硬件,持续收集数据训练算法;

最先进研发成果和最昂贵的硬件率先应用在超高端车型上,随着技术成熟后续一步步下放,这是非常典型的正向研发商业循环!

如今特斯拉坚持纯视觉,其实根本原因早就不是纯粹技术主导了:

一方面,特斯拉在纯视觉方案上坚持多年,也积累了大量数据和算法,转向融合方案工作量比较大;

另一方面,美国对国内的制裁和打压持续升级,国内也在部分领域出手反击,特斯拉也需要考虑激光雷达的供应链风险。

如今特斯拉尚存的优势,我觉得是智驾算力和顶尖AI人才质量可能还值得称道;

只是现在的智驾算法,已经是高度复杂需要大量工程师推进落地的综合工程。

特斯拉FSD研发团队规模其实一般,迭代效率也比较慢,如今逐渐落后于国内一线是很正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