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11 月28 日文章,原题:底特律的巨龙?中国汽车业成功的秘诀 克莱斯勒汽车的功率、福特汽车的力量和凯迪拉克汽车的奢华真的被中国后起之秀所掩盖?当然没有,但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与笔者儿时相比,汽车行业无论在制造商还是技术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中国汽车制造商已成为一支强大力量,正在大力打破西方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对汽车行业的束缚。那么,是什么带来这一突破性的变化?简而言之,电动汽车生态系统的创新、政府支持、有竞争力的定价、「中国速度」和全球扩张政策正在推动中国汽车的崛起。
不难想象,中国汽车行业将在未来十年迎来爆炸式增长。2023年的产量超过3000万辆,预计2030/32年将超过3800万辆。到2030年,出口量可能超过900万辆,中国向俄罗斯、巴西、智利、墨西哥、埃及和南非出口内燃机汽车,向阿联酋、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英国、德国、挪威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出口电动汽车。中国对全球乘用车生产的贡献也将增加到38%以上,这有助于巩固中国作为全球汽车巨头的地位,同时通过生产能力和迅速扩大的国际影响力重塑市场。
中国的「物超所值」战略颠覆了汽车行业。如今,没有任何国家的车企能比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汽车。大多数中国汽车至少提供与西方汽车相同或更多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中国汽车远比西方汽车便宜。谁愿意为可能包含在中国汽车标配功能中的可选功能付费?
令人震惊的是,中国的电动汽车比竞争对手便宜25%-45%。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中国搭建生态系统,管理供应链并利用较低的国内劳动力成本。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廉价的原材料以及「一体化压铸」等先进技术,都在底特律的「棺材」上钉上最后一枚钉子。
尽管如此,中国汽车制造商仍专注于进一步降低乘用车的生产成本,以增加产品竞争力并实现利润最大化。中国在建设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方面也走在前列,蔚来汽车和宁德时代等公司提供电池更换服务。「中国速度」也令人称道。日本汽车公司曾将新车型开发周期缩短至48个月,中国正在将该周期缩短至24个月。
中国占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在电池原材料的开采、加工以及电池制造中占据主导地位。有关数字令人瞠目结舌!目前,全球60%以上的电池原材料加工和80%以上的电池制造都在中国进行。除上述因素外,中国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将影响其汽车行业。中国实施的国家尾气排放标准,促使汽车企业将生产重点从内燃发动机汽车转向电动汽车。
如今,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正加速迈向未来。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共建立了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开放测试示范道路2.2万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5200张,累计道路测试总里程8800万公里。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而且我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很快改变。无论从定价、供应链优势、电池技术,还是从联网和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来看,人们都将看到更多由中国制造、令人兴奋的汽车上路行驶。这不是坏事:我驾驶过几辆中国制造的汽车,它们与西方或日本汽车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好。但如果你希望很快看到007驾驶比亚迪追逐坏人,我建议你还得等一等。(作者萨尔瓦特·辛格,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