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两年前就讲过,极越这品牌,目的就不纯。
百度是轻资产,科技企业,上市公司。
拿捏80%投票权,想证明自动驾驶。吉利给代工,控制权虽亏了,但能证明浩瀚多么牛。
双方就没指望极越/度能长久。
投资合作失败,这种级别的几乎都是毫发无损。
而且还能保住资本市场的大盘。
吉利呢,同时又不想自己承担风险,又缺智驾技术,浩瀚又需要回本。于是和百度一拍即合。
仔细想想,吉利,百度,哪个缺品牌,当爹的可能都数不清孩子有多少了,还特么生。
阴谋诡计也都简单。
现在新能源市场,正处于洗脑年轻消费者的时期,一旦有市场定位空隙,虽然希望不大,但不想放弃,又不想担责任,干脆就合作模式吧。
万一成了,可以套现。
要是完犊子了,终生售后,就以企业「终」为准。
找个CEO全权管理,最后他挨骂他也认,毕竟年薪没少拿。
对于母公司,反正法务部门都能收底,何况一个个带动就业的国宝级企业,奈我何。
当然,这不代表当时不能去。对于多数人来讲,冒险时赚到钱,学到东西也就值了。但是你可能把握不好撤退的时间,就像传销一样样的。
现在卷,会继续死。
有量就能拉来投资和贷款,你没量就得死。
量靠什么?
80%靠营销。质量,耐久性?十年后主创早都润了,谁管你。
以此类推,看看长安,上汽,广汽,有几个混合合资的品牌,说不定明年,后年。
就终身售后大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