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克服的低级难度:手眼脚协同问题;
不好克服的高级难度:怎样和其他交通参与主体协调关系。
先说手眼脚协同问题,这个很好克服,只要你从小参加体育运动,能移动脚步接发羽毛球,能在跑动中接传篮球,那你肯定能操作好一台汽车。
现在的自动挡汽车太好操作了,高频使用的部件就一个方向盘和两个踏板,连游戏手柄都比它复杂。踩油门前进,踩刹车减速,行车轨迹上出现障碍物就变道,这就是最基础的三个逻辑。
真的,【黑神话悟空】比这难多了。
女性驾驶的难点在于从小接受的性格规训。女孩子从小被鼓励「文静」,稍微闹腾一点就被戏称为「假小子」,这种从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性别规训,让很多女性的运动神经系统被限制,常年处于未激活状态。
有的女孩子走路都顺拐,下楼梯能把自己绊倒,这样的情况就先别开车了,先去练练乒乓球羽毛球。
手眼脚协同最难的还不是手和脚协同,而是隐藏在背后的视觉信息处理问题。是大脑怎样加工收集到的道路信息的问题。
这就来到了「和其他交通主体协调关系」的范畴。
这里又分初阶和高阶。
初阶:右边窜出一辆电瓶车我该怎么办?
高阶:前边没有车,后边堵了几公里,我该开多少时速?
处理初阶问题的关键是车道意识。
遇事不要慌,你就沿着自己的车道往前开,不要长时间压线和随意变道;
前面堵就减速,要撞了就刹车,多观察左右车道,预判其他主体的行驶轨迹。不要慌,任何情况都不要松手捂眼。
现在来回答「右边窜出一辆电瓶车该怎么办?」
答案是踩刹车减速,左后方没车的话可以适当往左边略打一下方向盘。当然,最好的处理是提前观察和预判对方的轨迹,提前减速避让。
你看,就这么简单,几乎可以靠本能处理。开车真的不难,不要被驾考行业那群坑比教练晃点。
以上说的是初阶。
高阶的路权关系才是女性真正要克服的障碍。这就来到了女性的社会权利义务范畴,讲真我不大敢展开,怕挨骂。
简单来说,不要有「他应该让着我」的想法。谁让谁,一切以路权说话。
你直行他左转,你路权大,他应该让你;
你变道他直行,他路权大,你不能妨碍他行驶;
变道要打灯,目的是提醒其他车辆小心,而不是「我想怎么开就怎么开,关你什么事」;
你开车她骑电瓶车,原则上讲并不能直接得出她路权比你大,但是考虑到现实中的判例,你最好让着她点儿。毕竟对方肉包铁,蹭一下非死即伤,让着点也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
很多女性在处理路权关系的时候,会犯「任性」的错误,耍小性,俗称「把马路当自家客厅」。当然,这肯定不是女性的错,都是被我们男性惯的,首先有沸羊羊,然后才有了美羊羊。
(狗头防喷)
现在回答「前边没有车,后边堵了几公里,我该开多少时速?」
答案是顶着限速的上限*120%来开。比如限速60,此时应该开到70,以尽可能拉开空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当然具体还要看各地的规定。有的城市超速20%还是会罚款,那就顶着限速开;像济南这种城市,市区已经不拍不罚超速,我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踩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