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一旦战争爆发,三菱本田能造飞机坦克,咱的国产车企可以造什么?

2024-10-28汽车

三菱和本田生产的汽车在全世界拥有众多用户和粉丝,但近些年这两个品牌的汽车业务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本田还仅仅是商业上的调整,三菱基本是把汽车业务给抛开了,不作为企业重点发展。

【三菱汽车】

这倒不是三菱不想挣钱, 而是汽车业务对三菱来说本就是九牛一毛 ,三菱能生产制造的产品要远超我们的想象。

重工出身的车企

三菱和本田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重工企业出身,造车对它们来说更像是一个副业。

就以三菱为例,除了造车厉害,三菱还包揽日本的军工生产, 能制造小到坦克大到战机驱逐舰等武器装备

【三菱航空组装厂】

三菱的发家史可以追溯到日本明治时期,其前身是长崎造船所,1887年的时候被三菱合资公司收购,所以三菱一开始的重工业务就是造船。

在二战爆发前,三菱集团就已经发展成为日本重工企业里的龙头,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最大的战列舰武藏号,就是三菱集团的产品。

二战过后,三菱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而是依旧作为一个业务广泛的重工企业继续发展 ,今天的日自同样使用着大量三菱生产的武器装备。

【三菱工厂】

比如空自的装备过的战斗机、教练机基本都出自三菱之手,日本现役的主力重战F-15J就是美国麦道公司授权给三菱组装生产的。

除了早期批次的F-15J是美国原产,中后期批次都是在三菱的小牧南工厂下线的,除了F-15J,现役装备的F-2A多用途战机同样是三菱的产品。

美日还在讨论关于在日本本地组装F-35A的事宜, 也就是说三菱未来可能还会获得五代机的生产组装能力

【日本接收F-35A】

相比于大名鼎鼎的三菱,本田干车企的名声其实要大于在重工行业里的名气,和三菱一样,本田在二战期间也承担了大量的军工生产任务。

著名的Ki-43隼轻型战斗机就搭载了多种本田工厂生产的重要零部件。二战过后,本田没有像三菱那样继续从事军工生产,但其在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生产方面的技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一旦战争爆发,本田的技术实力和产能同样可以转为军事用途。

【本田工厂】

类似的日本企业其实远不止三零和本田,比如在摩托车领域极负盛名的川崎,同时也是日本C-2战术运输机、OH-1侦察直升机、P-1海上巡逻机等军用飞机的研制生产单位。

包括此前闯入中国领海的凉月号导弹驱逐舰, 其搭载的4台燃气轮机也是川崎重工的产品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则是富士重工,也就是国人熟知的斯巴鲁,日本陆自装备的AH-1S武装直升机和日版阿帕奇AH-64D都是富士负责组装生产的。

【AH-64D武直】

军民两开花几乎已经成为了日本重工企业的标志,每一个日本有名的车企背后的重工企业,基本都能生产先进武器装备。

中国车企能造什么

既然日本车企都能军民两开花,那正在崛起的中国车企有没有类似的能力呢?战时能造什么?

其实我国的老牌车企几乎都拥有极为深厚的军工背景,就比如长安汽车,其隶属的央企单位就是中国兵器。

【长安工厂】

再往前追溯长安的前身就是上海洋炮局, 从洋务运动时期就开始制造轻重武器

和日本车企一样,很多国产车企其实一直经营着军工业务,比如北汽集团,除了生产民用SUV和越野车,解放军的勇士系列越野车也是北汽制造的。

东风汽车也是一样,东风不仅生产各种民用卡车, 解放军现役使用的猛士系列高机动装甲车也是东风的产品

【东风卡车】

实际上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军民工业产品的生产技术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一样,并不是日本车企的专利。

虽说在和平时期,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讲究术业有专攻,但一旦进入战时状态, 全国的工业生产能力都会被整合起来以供应战争需要

二战期间的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福特是一个纯粹的车企,从创立之初就没有军事背景,但二战期间,光是福特的柳溪工厂就生产了共计8600多架B-24解放者重型轰炸机,平均月产量高达650架。

【B-24生产线】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工业制造第一强国,其工业产能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堪称前无古人的存在。

一旦进入战时状态, 我国生产武器装备和其他军需物资的速度和规模将超乎所有国家的认知 ,中国真实的战争潜力堪称深不可测。

这也是为何美国一直在试图遏制中国发展,但却始终不敢和中国爆发军事冲突,美国很清楚一旦中美战争爆发,美国所处的位置就是二战时的日本,而中国就是二战时的美国。

【二战时期工业全开的美国】

美国贸然同中国开战,必定会遭到工业产能上的全面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