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插混值不值得买,就看发动机功率大不大?

2024-08-09汽车

今天的故事一开始,我想先问问各位插混车主,以及正在考虑购买插混车型的家人们, 你们买插混时,最看重的是什么呢?

我猜绝大多数的答案应该是高度一致的,就是油耗。毕竟有电机和电池作为主力输出, 发动机只要保证燃油经济性就可以了

但今天我想要告诉大家,其实 发动机的功率大小对插混也非常重要 ,它对插混带来的影响,甚至要比油耗来得更加全面多样。

功率被用到了哪儿?

如今最为主流的P13混动 为例,这套混动系统包含了一颗混动专用发动机、一颗发电机、一颗驱动电机,以及一块电池。

而在它们之中, 发动机参与的工作是最多的

比如串联模式,在电池剩余电量不多的时候, 它会把做功产生的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 ,然后发电机再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给电池充电。

比如并联模式,在驱动电机动力不足的时候, 它会把做功产生的机械能传递给前轴 ,配合驱动电机给到车轮额外的动力,提升性能表现。

比如直驱模式,在高速定速巡航的时候,因为驱动电机的电耗太大, 它会彻底取代驱动电机,单独给车轮提供动力 ,兼顾高车速和低油耗。

功率小会怎么样?

混动发动机有多难呢?在混动系统的四种驱动模式中,光发动机就占据了三种,而 如果发动机的功率较低,就会影响到整车的油耗、性能和续航里程

串联模式

比如在串联模式下, 发动机+发电机的发电量,就会远低于驱动电机的耗电量 ,那么电池电量就会消耗得更快,很容易把车开进亏电状态。

此外, 电机其实是分「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的 ,而发电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输出的都是「额定功率」,数值一般是「最大功率」的1/3左右。

还有一点, 电机本身也是存在90-95%的转化效率的 ,如果发动机的功率不高,那么经过层层削减,最后给到电池的充电功率就非常少了。

并联模式

比如在并联模式下, 发动机没法同时给电池充电和给车轮输出足够的动力,那么油耗就会更高 ,并且充电功率和驱动功率也会受影响。

另外,很多混动系统使用的都是 磷酸铁锂电池,而它有一个缺点就是电量没法直接测量,只能通过算法估算 ,然后靠周期性的慢充校准。

如果 电池长时间没有校准,那么电量的估算就可能会出错 ,进而就会出现「仪表台显示还有电量,但车辆失去动力」的情况,其实就是电池没电了。

还有一点,咱们知道 电机的输出功率和电池的剩余电量是有直接关系的 。电池电量越低,发动机就得承担更多的动力输出。

如果 没有多挡变速箱协调扭矩,整个模式下的动力响应就会非常迟滞缓慢 ,油耗也会因为发动机负荷提升而增加。直驱模式下也是同理。

直驱模式

比如在直驱模式下,如果 车辆想要长时间保持需要的巡航车速,就需要发动机有更高的动力储备来实现 ,不然也需要牺牲更多油耗。

而在此基础上,由于 主流的混动构型使用的都是「单速变速箱」 ,这又会导致发动机没法灵活地应对各种工况,进而兼顾动力和油耗。

功率小不可取吗?

所以你看, 虽然你对动力没什么要求,但混动对发动机功率的要求始终是「多多益善」的 ,只要发动机功率够高,混动在面对各种驾驶模式时也更淡定从容。

不过想理解到这一层并不简单, 大家还是更喜欢直接从「油耗」这个数值上获得爽点 ,于是我们看到,不少新车的混动发动机排量越来越小,热效率越来越高。

这类混动车型的油耗数值虽然很亮眼,但却 是经过层层精密计算,以及架空测试得出的理论最高值 ,对消费者肯定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但不会太高。

另外, 发动机功率越小,就需要电驱和电池更多地介入驱动 ,但有些插混车型为了降低成本,连带着驱动电机的功率和电池容量也降低了。

所以很多车企又陆续研发了一些新的插混构型, 比如有增加了多挡变速箱的 ,就是为了能够灵活调整发动机工况,努力兼顾动力和油耗。

还有的则是换装大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 ,这类发动机不仅功率更高,扭矩平台也非常宽泛,即使没有多挡变速箱,也能兼顾不错的动力和油耗水平。

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 这类混动的账面油耗数据或许并不够极致,但对各种驾驶场景的兼容性都更高 ,总体看其实是更稳妥的选择。

但话说回来, 搭载小功率发动机的插混也并不是毫无意义 ,如果你驾驶风格非常佛系,日常用车有且只有低速短途工况,并且有定期充电和保持健康电量的良好习惯,那么功率大小带来的影响确实会大大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