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臟癌
竟跟你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如果你總是吃得太好
攝入了很多高脂肪、油膩的食物
或者飲食習慣不好
總是暴飲暴食
就容易增加胰臟癌的發生率
哪些看似與胰腺無關的表現
可能是胰臟癌發出的訊號?
如何應對「癌中之王」?
快跟著小圈一起來看看~
01
胰臟癌為何被稱為「癌中之王」?
胰腺是人體分泌消化液、胰島素,控制血糖變化的器官,其發生的惡性腫瘤叫做胰臟癌。由於以下4點,胰臟癌也被稱為「癌中之王」。
發病隱匿:
胰腺生理位置隱蔽,位於胃、腸子的後面,所以它的早期輕微病變很難被一般影像學檢查發現。
胰腺本身神經不豐富,早期腫瘤不會引起疼痛,缺少典型癥狀,可能只是感到乏力、精神差、食欲差。
![](https://img.jasve.com/2025-1/4860e044c2ed7b415107f42310b0b929.webp)
惡性程度高:
胰臟癌腫瘤惡性程度高,是沿著神經纖維鞘侵襲性生長的,發展快、易擴散。
治療效果差:
胰臟癌對化療、放療不敏感,也沒有合適的靶向藥物和免疫藥物,手術切除率比較低,治療效果差。
易轉移、易復發:
胰臟癌會透過血液迴圈、淋巴結等轉移,或者直接侵犯周圍重要結構,即便是進行了手術,也很難切除幹凈,容易復發。
健康小貼士:
雖然胰臟癌是「癌中之王」令人害怕,但醫療技術是在不斷發展的,在以往介入治療、灌註化療等技術的基礎上,最新出現的電消融等技術帶來了新希望,即便真的患上了胰臟癌,也要保持良好心態,積極治療。
02
胰臟癌為何會找上你?
可能與這3點有關
生活方式因素:
不良的生活方式,會增加胰臟癌發病率。比如高脂飲食、吸煙、飲酒、精神壓力比較大,生活不規律等。
高脂飲食:
高脂肪、高蛋白飲食,人體攝入的熱量多,吃得太好,就容易引起胰臟癌發生。
![](https://img.jasve.com/2025-1/18a4aad5bcf3ebaaa41f933b7f7107cb.webp)
飲酒:
酒精性胰腺炎會使慢性胰腺炎反復發作。
吸煙:
血管病變及慢性胰腺炎反復發作。
遺傳因素:
胰臟癌與遺傳因素、家族聚集性有一定關系。
基礎性疾病:
包括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如果不重視,可能會增加胰臟癌發病率。
胰腺良性腫瘤:
良性病變如果不重視,長期不處理它,也有可能會發展為惡性疾病。需要定期進行影像學復查,積極幹預,防止其變為惡性胰臟癌。
03
4個看似與胰腺無關的表現
可能是胰臟癌發出的訊號
新發糖尿病:
胰腺具有分泌胰島素、調節血糖的作用,所以如果平時血糖比較穩定,但血糖突然出現了升高,新發糖尿病出現了,就要註意了。
註意:
已經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如果血糖一直控制比較好,突然「失控」了,也要註意。
![](https://img.jasve.com/2025-1/038bd97e2745903522da323ba4fb3257.webp)
腰酸背痛:
胰腺腫瘤如果侵犯了腹膜後的神經叢,會造成腰酸背痛,這種疼痛是持續性的,進行性加重,服用止疼藥無緩解,但佝僂著身體時會明顯緩解。
皮膚變黃:
腫瘤如果長在胰頭部位,可能就會壓迫膽管,使膽汁流入血液,從而造成皮膚發黃,並且是無痛性黃疸,進行性加重,越來越黃。
![](https://img.jasve.com/2025-1/1f7deede8842ce7b9570a422e3466d49.webp)
消瘦乏力:
胰腺有分泌胰液、促進消化的功能,如果胰腺出現問題,消化功能、吸收功能就會變差,病人可能會出現不正常消瘦,比如體重一下減輕10%,並且精神狀態差、食欲差。
一旦出現以上癥狀中的一個,就要引起重視,及時檢查。
04
應對「癌中之王」有辦法
控制體重、清淡飲食:
總是喜歡吃大魚大肉、油膩的食物,或者有暴飲暴食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會加重胰腺負擔,透過清淡飲食、合理運動,把體重控制好,可以為胰腺「減負」,有利於胰腺健康。
建議:
多吃纖維素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比如五谷雜糧、新鮮的蔬菜水果、菌菇等。
適量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蝦、魚、雞肉、牛肉等。
定期體檢:
![](https://img.jasve.com/2025-1/082dfdd7d9985f6be14d6b409a754ab2.webp)
普通人群,可透過抽血化驗、超聲、薄層增強CT等進行檢查。高危人群可根據檢查結果,在醫生指導下,進一步進行核磁、PET-CT等檢查。
戒煙、戒酒:
吸煙、酗酒不光是會對胰腺造成傷害,對於消化系統甚至是整個身體,都會造成不良影響,建議及時戒煙、戒酒。
胰腺健康小貼士
1.胰臟癌因其發病隱匿、惡性程度高、治療效果差、易轉移易復發被稱為「癌中之王」。
2.胰臟癌為何會找上你?可能與這3點有關:
生活方式因素、遺傳因素、基礎性疾病。
3.看似與胰腺無關的4個表現,可能是胰臟癌發出的訊號:新發糖尿病、腰酸背痛、皮膚變黃、消瘦乏力。
4.應對「癌中之王」有辦法:
控制體重、清淡飲食、定期體檢、戒煙、戒酒。
來源: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