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追問集采①「三分錢一片的阿司匹林」是賠本買賣嗎?國家醫保局:應尊重市場競爭的結果

2025-01-07女人
「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已經到第十批了,好像從來沒有哪批藥品集采像這次在行業和大眾受到那麽多、那麽久的關註和討論。」談及過去半個多月的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一位國內醫藥行業人士發出了上述感慨。
2024年12月12日,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在上海開標,這是2024年唯一一次國采,有62種藥品采購成功。集采初期並非沒有出現過幾分幾毛的中標價,但隨著集采的常態化,「降幅趨於溫和」已近乎成為行業共識,而第十批集采再次出現較大的降幅令不少業內人士頗感「意外」。
此次並未像往批集采一樣公布整體降幅,但對比最高有效申報價和中選價格,不難發現,部份產品的降幅達到九成。不少常見藥的單價也讓外界頗感驚訝,如三分錢一片的阿司匹林、0.16元一支的氯化鉀註射液。
那麽,這樣的大幅降價是如何發生的?參與集采的藥企為何降價這麽多?是否存在低於成本價的惡意報價?如此降幅可持續嗎?
值得一提的是,據國家醫保局官網,2024年12月26日,國家醫保局召開醫藥集中帶量采購座談會,邀請國家藥監局、中選醫藥企業、臨床和藥學專家、媒體、資本市場研究機構代表參加,就近期社會關註的集中采購藥品質素保障、行業創新發展等問題溝通交流,聽取意見建議。國家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施子海出席會議。
這次集采為何有企業報出極低價?
目前,影響國內醫藥行業較大的兩大政策分別為國家醫保談判(即每年的醫保目錄調整)和國家藥品集采。
國家醫保談判針對的是創新藥,醫保支付方和藥企代表談判桌上溝通式砍價;國家藥品集采面向的是已過專利期、競爭充分的品種,通常是相關部門先公布規則,企業結合規則和自家情況進行一次報價,相關部門再根據規則從若幹家企業中篩選出滿足本次集采規則的企業和產品。
目前,除了各地方或省市聯盟集采,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已開展十批,每次集采的規則都有所變化,而規則也直接影響企業的報價策略和結果。有參與過國內集采的企業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集采到最後,企業都有一定賭的成分,拼的是運氣,但前期一定都要做科學的分析,其中就包括吃透所有的規則,尤其是規則細節。
整體來看,第十批集采設定了兩大擬中選規則:一是入圍企業價格符合「單位可比價」≤同品種最低「單位可比價」1.8 倍等要求;二是復活機制,即按規則一未獲得擬中選資格的有效申報入圍企業,若接受按規則一確定的同品種最高擬中選價格,則可獲得擬中選資格;如同品種按規則一擬中選的企業只有1家,若接受規則一確定的同品種擬中選「單位可比價」的1.8倍,則可獲得擬中選資格。
尤其值得關註的是,第十批集采針對串標、圍標在規則上給出了限制,其中明確提出,不同企業委托同一家生產企業生產等多種情況,實際申報企業應計算為1家。基於MAH(藥品上市特許持有人)制度,企業可以選擇自建產能,也可以對外委托生產,後者在業內被稱為B證企業。
此次報出低價的企業不少正是B證企業。有行業專家向澎湃新聞記者分析,B證的存在對於專註於創新的藥企意義重大,如果一家創新藥企研發出的是高臨床價值的創新藥,卻沒有生產能力,可以進行委托生產。但對於仿制藥而言,由於品種大都是市場競爭比較充分,且符合條件的供應廠家相當充足,這部份B證企業很難講有競爭力,只能以低價取勝。
上述參與過國內集采的企業人士還提到,有一類「光腳」企業也有可能報出極低的價格。這類企業往往剛拿到藥品批文沒多久,市場份額為零。如果在集采中以第一順位中標,就可以拿到更多市場份額。至於利潤,「有可能是這款中標藥品跟其他產品共同分攤了成本,在別的產品上可以賺錢,這個不掙錢,甚至微虧都不要緊,重要的是拿到市場份額」。
無論是B證企業還是「光腳」企業,報價低背後的一大行業背景是中國仿制藥行業的激烈競爭現狀。據中國醫藥報2024年11月24日釋出的文章,中國仿制藥市場參與企業數量約為2萬家左右,行業格局分散、市場集中度較低。在第十批集采中,解痙藥物間苯三酚註射劑這一品種符合申報資格企業數量達到36家,被行業視為第十批集采最卷的品種。
在激烈的競爭之下,各家藥企之間很容易陷入殺價的境地。
幾分錢一片的藥,企業是「賠本中標」嗎?
根據擬中選結果,此次集采有不少藥品的單片/支價格只有幾毛錢,甚至幾分錢,如0.16元每片的降糖藥西格列汀二甲雙胍,0.16元每支的補充電解質的氯化鉀註射液,0.22元每支的解痙藥物間苯三酚註射劑,葉酸片最低中選單價為2分多一片,阿司匹林腸溶片最低中選單價為3分多。
有業內人士調侃,治病救人的藥物不及一瓶水的價格。還有聲音質疑,一支註射液不到兩毛錢,兩毛錢夠瓶子的成本嗎?那麽,如此低價,企業是不是「賠本中標」?
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價格招采室副研究員郭丹認為,這個是企業的自主選擇,是企業基於自身成本核算、品種的競爭格局和未來市場布局等因素綜合評判做出的自主決策,是市場行為。
「國家層面一直都不鼓勵也不希望企業過低報價。」郭丹表示,采購檔裏也明確要求企業承諾「充分考慮原材料價格等因素並承諾申報價不低於本企業該品種成本價」,第十批中選規則也有片劑≤0.1元、小容量註射劑≤1元即中選的保護機制。對「以低於成本的價格惡意申報,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經有關部門認定情節嚴重的將被列入「違規名單」。
也有第十批中標藥企作出回應。以阿司匹林腸溶片為例,此次共有7家企業擬中選,其中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京新藥業,002020)規格為100mg*30片×2板/盒的擬中選價格為2.06元,平均每片約為0.034元。近期,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詢問京新藥業:這個價格是否夠成本、有利潤?對此,京新藥業回應稱,公司希望充分發揮固體口服制劑的生產優勢,透過集采機會,形成規模效益,進一步提升公司效益。公司後續將會細致嚴謹地組織生產和發貨,將保質保量地完成集采供貨。
據國家醫保局12月30日釋出的訊息,2024年12月26日,國家醫保局召開醫藥集中帶量采購座談會。阿司匹林腸溶片的第一順位中選企業為上市公司京新藥業,該公司負責人在此次座談會上表示,阿司匹林腸溶片生產工藝十分成熟,企業透過前端設計、過程控制、自動化規模化生產等有效控制成本,在全國每年數十億片的龐大需求量下,中選價格完全能夠覆蓋生產和配送成本,實作薄利多銷。石藥集團在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中有15個產品中選,其中8個是最低價中選,主要優勢是原料藥自產以及智能制造水平,如阿司匹林腸溶片每批次產量達800萬片,能夠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保證產品質素穩定。
科倫藥業(002422)負責人表示,公司已有59個藥品中選國家組織集采,帶來穩定的銷量預期,如第八批集采的甲硝唑氯化鈉註射液中選價約3.6元/瓶,協定量約900萬瓶,中選後實際年銷量超2000萬瓶。公司年產銷大容量註射液約50億瓶(袋),集采能發揮企業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的競爭力,充分利用產能,提高生產效率,大幅降低邊際生產制造成本;同時,還能提升企業對上遊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節約成本。
3分錢的阿司匹林不罕見,國家醫保局:各方應尊重市場競爭的結果,而非主觀臆測價格高低
在此次座談會上,與會企業普遍反映,藥品的原料成本、生產工藝等在行業內是相對透明的,不可能為了集采中選而低於成本報價。經查詢國內某化工服務平台,阿司匹林原料藥市場行情價格約每公斤30元左右,折合成100mg/片的原料成本為3厘錢,大批次采購價格更低,因此企業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2025年1月2日,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實際上,在國內網絡藥店平台上,阿司匹林腸溶片仿制藥零售價最低也是3分錢;在美國購物網站上,該藥325mg規格的仿制藥最低僅1美分,折合成國內的100mg規格,國內外零售價與集采中選價相當。若一家企業價格低,可能是個別企業競爭策略或惡意低價,但包括頭部藥企在內的「第一集團」都報出類似價格,各方應尊重市場競爭的結果,而非僅憑主觀臆測去「感覺」價高或者價低。
澎湃新聞記者 李瀟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