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這個被稱為「甜蜜殺手」的疾病,正在悄無聲息地改變著越來越多人的生活軌跡。對於許多人來說,它可能只是偶爾的口渴、多尿,或是血糖檢測儀上的幾個數碼。
但實際上,它更像一條潛伏在暗處的河流,水面看似平靜,水下卻隱藏著漩渦與暗礁。 如果忽視身體的警告訊號,一些嚴重的並行癥可能會悄然而至,甚至威脅生命。
在糖尿病的管理中,許多人習慣了「與癥狀共存」的生活方式,認為只要控制飲食、定期吃藥便可高枕無憂。
然而,糖尿病如同一位不速之客,它的危險並不總是正面襲來,更多時候,它會以「旁敲側擊」的方式讓人措手不及。 以下四種情況,若出現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必須立刻引起重視,並盡快就醫,否則並行癥可能已悄然逼近。
第一種訊號是傷口久治不愈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長期偏高,可能導致血管內皮損傷和血液迴圈障礙。
表面上看,一處輕微的擦傷可能並無大礙,但實際上, 受損的血管如同堵塞的管道,無法有效運輸氧氣和營養物質到傷口處 。
更可怕的是,高血糖環境為細菌滋生提供了理想條件,使感染風險倍增。從醫學角度看,這種情況被稱為「糖尿病足」,如果任其發展,甚至可能導致壞疽,最終不得不截肢。觀察腳部和下肢皮膚狀態,及時發現異常,是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必修課。
第二種情況是劇烈胸痛或胸悶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的常見並行癥之一,但它並非總是以典型的癥狀出現。
在某些情況下,糖尿病患者因 神經病 變而對痛覺的敏感性下降, 即使冠狀動脈已經嚴重堵塞,患者也可能僅感到輕微的不適或胸悶 。
這也被稱為「無痛性心梗」,它讓心臟病的病情更加隱匿,等到真正發作時,往往為時已晚。所有突發的胸部不適都值得重視,尤其是伴隨出汗、惡心或呼吸急促時,必須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第三種值得警惕的訊號是視力急速下降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導致全球工作年齡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血糖升高會損害視網膜中的微小血管,導致出血、滲漏或水腫,嚴重時甚至會引發視網膜脫離。 視力的變化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患者可能突然感到視野模糊或出現「黑影飄動」 ,這些都可能是眼底出血的警告訊號。一旦出現類似癥狀,應立即就診,延誤治療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視力損傷。
最後一種情況是惡心、嘔吐伴隨呼吸異常 。糖尿病患者若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表現。
這是一種危險的代謝紊亂,通常發生於胰島素嚴重不足或感染、壓力等應激狀態下。 患者體內脂肪被過度分解,產生大量酮體,導致血液酸化 ,從而引發惡心、嘔吐、腹痛及呼吸異常等癥狀。如果不及時處理,這種狀態可能迅速惡化,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的危險之處在於,它不僅是一個疾病,更是一個「催化劑」,它會讓其他健康問題變得更加復雜且難以預測。 許多人在面對這些訊號時,要麽選擇忽視,要麽誤以為是普通的不適感,從而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每一個癥狀背後,都可能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健康危機。
科學研究已經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幹預和規律管理對於預防並行癥至關重要。 這不僅僅是對疾病本身的控制,更是對生命質素的保護 。
定期檢測血糖、血壓、血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患者延緩並行癥的核心策略。但更重要的是,當身體發出異常訊號時,不要猶豫,及時就醫,可能是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
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它的輕視。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防禦戰中,了解疾病、傾聽身體,是每位患者最重要的責任 。對於那些已經出現上述癥狀的患者來說,立即行動或許是防止悲劇發生的唯一選擇。
參考資料: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世界衛生組織. 糖尿病相關並行癥與管理指南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 糖尿病及相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