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生孩子、養孩子,幾乎是每個女人的人生必修課 ,隨著生存及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女性會優先選擇工作,其次才是生孩子。
琳琳是辦公室同事,25歲,結婚1年,據她說,雙方老人已經在催她懷孕了,尤其是親媽。勸她生娃的理由是: 越早生娃,身體恢復越好,生了就跟沒生一樣......
聽著琳琳的講述,生了娃的李姐,當場就反駁道: 千萬別信早生早恢復!並講述了她自己的經歷。
李姐,目前30歲,21歲那年生下了兒子,用她的話說,真的非常後悔,如果可以再來一次,她一定不會那麽早的生孩子。
首先,生孩子、養孩子會限制你很多事
李姐說,她就是聽 信了親朋好友的「早生孩子恢復好」的話。結果是, 有了孩子後,就像有了一道枷鎖,不是說誰會限制你出門,而是你會覺得應該 待在家 裏。
即便是出去了,心也會始終牽掛著孩子,這種心情,可能只有當媽的會懂,讓你做啥事都無法專心。20多歲是女人拼事業的黃金期,不應該被孩子拴住,你說呢?
其次,經濟基礎差,缺錢
李姐的老公跟她差不多同齡,20出頭就當爸媽的人,能有多少經濟基礎呢。而女人生完孩子後,產後恢復,有錢真的是比沒錢好使。
生娃這件事對女性的身體傷害跟精神摧殘真不是一般的大, 有錢可以去月子中心,可以請月嫂、請保姆 。凡是那些生了孩子跟沒生一樣的女人,都是因為有錢有愛,而不是因為她生娃早。
而李姐那會兒沒錢,別說住月子中心、請保姆了,為了還房貸,就算在月子裏,她依舊在做兼職,日子過得非常拮據。
那是她非常後悔自己那麽早生了孩子,如果沒有孩子,她可以全身心地去拼事業,更好地去體驗生活、看世界。但早早的生了孩子後,不僅自己過得辛苦,孩子也跟著受罪。
在李姐看來,25歲以前的女人千萬不要急著去生孩子,而是要先去拼事業,然後在25-30歲之間生孩子最完美。
01、早婚早育,風險大
大家都很認同李姐的觀念,文文爸記得在陪同老婆產檢時,就遇到了一個19歲就懷孕的孕婦,當時好多人都羨慕她年齡小,生孩子後肯定恢復好。可產檢醫生卻說: 不建議女孩早婚早育,風險太大。
當時文文爸也並未細問醫生,回家後查了下資料,從2000年起,中國15歲-19歲女孩早婚早育還呈現了上升趨勢。
眾所周知,「高齡產婦」生育風險大,殊不知,女性若年齡太小,生育風險也不小。
據相關調查發現,女性過早懷孕,妊娠期患有高血壓、貧血、產道裂傷的風險會比較高;20歲左右產婦,生下的胎兒患有預後嚴重不良的風險, 遠高於25歲-30歲女性的風險。
檢視了這些資料後,文文爸才明白為何產科醫生會說: 女孩太早懷孕風險大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19歲女性懷孕的綜合風險要高於35歲女性,而14歲女性生育的風險,也超過了40歲女性。
總的來說,20歲以前生孩子,不僅會面臨較高的生育風險,而且還會缺乏生育知識跟獨立的經濟支配能力。
02、高齡女性,懷孕太難了
就生娃這件事來說,大多數女人是年輕時,不想生;年齡大了,又生不了。
表姐轉眼就31歲了,結婚1年的她,面對親朋好友的催生,她也突然意識到該生一個孩子了。
在自行備孕1年,依舊沒有懷孕後,她選擇去了醫院打促排卵針,開始監測卵泡,結果折騰了幾個月,還是沒有懷孕。這時,醫生建議讓表姐夫也去看看。
剛開始表姐夫是拒絕的,認為自己的身體肯定沒問題,可結果呢?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不僅表姐身體有問題,表姐夫的精子質素也不好。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兩口子都開始到不同的科室報到,經過多方面的治療,期盼已久的好孕 依舊沒 有到來。眼看著年齡越來越大,最終在醫生的建議下,她們跨進了試管嬰兒治療的大門。
據表姐說,那段時間不停的抽血、打針、通輸卵管、測排卵、取卵......真的是花錢又費時間,關鍵是身體還受罪,心理壓力老大了。
好在最終試管成功,在她35歲那年生下了小侄兒,但不得不說,高齡的表姐,懷孕真的是太難了!
03、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出爐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表示,夫妻倆要想生育一個健康寶寶,最重要的就是適齡婚育, 夫妻倆的年齡最好都在22-28歲之間,最晚不要超過35歲 。女性若年齡超過35歲以上再生育,出現異常的概率就會明顯增加。
有研究者對全美700多萬住院產婦,就妊娠期及產後並行癥與年齡的關系,進行了統計分析。
結果發現25歲-34歲女性懷孕風險最低,超過40歲後,風險就會陡然增高,懷孕就要慎重了。
此外,從胎兒畸形發生率與產婦年齡來看,35歲後,胎兒畸形率會增大;尤其是45歲後,胎兒畸形發生概率高達1/6。
換句話來說,45歲後女性若成功懷孕,每6個孩子中就有1個孩子存在畸形概率。看到這,文文爸才算真正明白,當初產科醫生提醒: 超過40歲後,懷孕就要慎重了!
究其原因,40歲後的女性懷孕,不僅自身會存在較大概率的並行癥,胎兒異常率也會增高。所以說,女性懷孕不宜太早,但也不要太晚,25-34歲之間最好,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