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懷孕的時候,身體內的激素水平、生活情況和心理都會發生很大變化,因此孕婦或產婦患上抑郁癥十分常見。
一項來自美國的研究發現:有 37% 的孕婦在懷孕的9個月裏患過抑郁癥, 25% 的女性說她們在孕前出現過抑郁癥,還有 38% 的人說她們在產後得了抑郁癥。
研究還表明:在孕前或孕期開始出現的抑郁癥往往 持續的時間 更長 ,而且 得不到及時治療 的可能性更大 ,與產後抑郁癥不同, 人們對這兩個階段的抑郁癥 較少關註 。
許多準媽媽在懷疑自己患上抑郁癥後,常常不會去醫院診斷治療,就算診斷了抑郁癥,她們也會因為擔心吃藥傷害寶寶而放棄治療。 「是藥三分毒」 和 「忍一忍就過去了」 ,她們在這樣的想法下,選擇了「 不治療 」。但是,這真的對嗎?
答案是 否定 的。
很多人忽視了抑郁癥的危害,覺得抑郁癥只是讓自己心情難受了點,沒有其它影響。當人們把抑郁癥只當做是情緒問題的時候,自然也就會對患者說出「想開點」「堅強起來」類似的話。實際上呢,這種話並沒有什麽用,比起幫助患者好起來,更像是說話的人的自我安慰。
大家註意了!抑郁癥不只是情緒問題,隱藏在長期低落情緒下面的,是 長期的神經遞質水平失衡、激素水平失衡等問題 。
孕期抑郁癥如果放任不管,病情嚴重後產生的後果,很可能比吃藥治療你以為的那點「毒素」帶來的後果還要大!「忍一忍」的結果不是抑郁癥消失了,而可能是 媽媽想要輕生、胎兒早產、生長發育不良……
所以,對於孕期時的抑郁癥,第一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 正視與承認 」。準媽媽們不要有「得了抑郁癥就是連累了孩子」這種自責的想法,孕婦的家屬們更是要密切註意這一點。
再說回來「孕期抑郁癥治療」的問題,其實,治療抑郁癥,除了藥物治療,還有許多有效的非藥物治療方法,比如:
1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幫助準媽媽辨識和改變負面思維模式與行為習慣,緩解抑郁癥狀。
2
情感支持。丈夫、父母等親人要給予孕婦更多的關心、理解和耐心傾聽,讓孕婦感受到安全感。
3
適度運動。如散步、孕婦瑜伽等,能促進身體分泌內啡肽等神經遞質,改善情緒狀態。
最後,如果抑郁癥癥狀較為嚴重,單純的非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也不應一味抗拒藥物治療。 在婦科醫生和精神科醫生的聯合指導下 , 可以選擇對胎兒影響最小的藥物 ,只要帶來的這點負面影響比「不吃藥導致病情加重」帶來的影響小,那就值得嘗試。
#上海精衛中心最好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