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一胎是女兒,必須生二胎,一胎是兒子,可生可不生,這話你信嗎?

2024-09-14女人

記得當初自己懷孕的時候,特別希望是個兒子,因為這樣就不用生二胎了。不得不承認,曾經我也是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的人。

哪怕我自己對生男生女無所謂,但是,來自長輩的期待和願望,我怕我無力抵抗,做不到我行我素、心安理得。

萬一是個女兒,繼續生吧,不想再受那個罪;不生吧,好像自己犯了多大的罪。

當女兒出生的時候,不出所料,身邊關心我人生走向的聲音此起彼伏:一胎是女兒也挺好,再接著生二胎就行了。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會聽到這樣的說法: 如果一胎是女兒,必須生二胎,如果一胎是兒子,可生可不生?

這種說法的社會因素:

既然流傳著這種聲音,那一定是有原因的,我想,主要存在兩種社會因素:

①重男輕女思想

重男輕女思想,在一部份人的觀念列根深蒂固,不考慮生兒子到底是「為什麽」、「有哪些好處」、「給自己給家庭能帶來什麽」,總之,就是得有兒子。

或者就算說出來一些理由,也是老掉牙的,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和社會變化的言論。

②養育成本

生活中,如果誰家有兩個兒子,總是被旁人調侃道: 你家這是兩百萬呀!

普遍情況下,拋開同樣的養育、教育成本,結婚嫁娶這項,和女兒比起來,兒子需要更多的經濟支持。

比如,房和車,女兒可以沒有,兒子就得準備妥當。

如果一胎是女兒,可以放心生二胎,就算來個兒子,壓力也不大;

如果又來個女兒,全當兩個女兒做個伴,也不錯。

如果一胎是兒子,條件好的話可以考慮生二胎,再來個兒子也不怕。

條件不好的話,可以不生,畢竟,一個兒子壓力也不算小。

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也確實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

只是,如果一胎是女兒,生二胎就一定比不生幸福嗎?如果一胎是兒子,二胎又是兒子,就一定沒有好日子過了嗎?

很多網友對此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網友鳳傑:

我家是兩個兒子,我覺得兩個兒子更好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著重培養責任心和男子漢的擔當能力就行了。

不像女兒,會時常擔心她們,怕她們受傷害,感覺女兒更讓人操心。

而且,養兒子也不見得就需要花費多少錢,培養好了,有本事的兒子能自食其力,用不著父母管,還是永遠的皮夾克。

網友西西:

頭胎是兒子,剛懷上二胎,擔心再是個兒子。想想兩個兒子都可怕,小時候在一起玩的怪好,長大成家了,就不那麽親密了,甚至還會攀比較勁,爭長短。

以後當婆婆更嚇人,一個兒媳婦兒都夠我受了,還要當兩個兒媳婦兒的婆婆,到時候這個罵完那個罵,給這個帶孩子帶的多了,給那個幫忙幫的少了,人心不足蛇吞象,一碗水怎麽端都端不平。

網友水晶:

誰說頭胎是女兒,就應該生個二胎的,我家頭胎女兒,聽老公和婆婆的,拼二胎生了兒子,結果還不是我自己在帶。

因為二胎,我工作也辭了,不但成了黃臉婆,收入和生活水平也直線下降。

這幾天老大感冒發燒了,老二也跟著開始了,每次只要有一個生病,另一個絕對跑不掉,他們不舒服了可以哭鬧,我找誰哭去?

網友茉莉:

我只有一個女兒,堅決不生二胎,孩子能得到我們全部的愛和關註,不存在為了照顧二胎而忽視老大的問題,更能保證孩子的心理成長健康。

如果生兩個孩子,未來很難做到絕對公平,會平添無謂的煩惱和矛盾。

......

你會發現,二胎什麽情況下應該生,什麽情況下不應該生,根本沒有標準答案,大家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各自有各自的選擇,各自有各自的感受。

同樣的選擇,放在不同的家庭,活出的也是不一樣的煙火。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永遠無法被旁人的三言兩語主宰和定義。

生不生二胎,或者哪種組合比較好,只是某一層面的意義,但不是決定因素。

孩子所在的家庭環境、家庭條件、家庭教育,以及父母的格局與認知,才是主導孩子能否幸福,家庭可否美滿的關鍵。

無論頭胎是男是女,想要二胎,最好考慮如下幾個因素:

1、家庭條件

經濟條件是決定可否多要一個孩子的基本條件,不管女兒還是兒子,現在養個孩子不比從前,教育、興趣培養、休閑娛樂等處處都需要錢,帶孩子出門,沒有錢有寸步難行的感覺。

這一點不能保證的話,隨著孩子的出生,生活水平會明顯下降,而且,孩子各方面的消費水準也不能要求太高。

如果不能接受這種狀態,不管二胎是兒子還是女兒,都不容易幸福。

當然,家庭條件也包括家裏有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的情況,這代表著年輕人能不能抽出身出去工作,多一份收入。

2、教育

有句話說,養不教,父之過。不管兒子還是女兒,最重要的是把孩子教育好。

人生取得勝利的關鍵,不是孩子的數量,而是孩子的質素。

教育的好,生一個也能把日子過的很好。教育不好,生的越多,過的越淒慘。

3、是否真的喜歡孩子、愛孩子

這一條,雖然放在最後,但卻是最重要最首要、也是我們最應該捫心自問的一點。

前面說的,都是我們出於各種方面的計算和考量,需要付出多少金錢、多少時間和精力,多一個孩子意味著什麽,未來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麽......

但孩子的到來,不應該是我們拿來計劃統籌生活的工具,不管一胎二胎,我們必須做到發自內心的愛孩子,精心呵護孩子的每一步成長。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