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巴黎人報】、【費加羅報】、BFM新聞台報道,繼4月15日至16日晚,法國北方省((Nord)大桑特鎮(Grande-Synthe)22歲男子被未成年人暴力襲擊至身亡後,4月19日至20日夜間,當地15歲男孩再遭暴力襲擊,並被搶走衣服和鞋子。
法國北部城市鄧寇克(Dunkerque)檢察院表示,4月19日至20日夜間,在法國北方省((Nord)大桑特鎮(Grande-Synthe),路人發現一名15歲男孩渾身赤裸、身上多處受傷。
路人將衣服借給受害男孩,並將他帶回家,並隨後將他送到當地醫院。經醫生檢查,受傷男孩無生命危險,並為他開具超過8天的「喪失工作能力病假」(ITT)。
▲ 4月初,法國維裏-沙蒂永市(Viry-Châtillon)15歲少年謝姆塞爾丁納(Shemseddine)在自己所在的初中附近被人毆打致死。事發後,4個年輕人(3個未成年和1個成年)以殺人罪被起訴,遭臨時關押。(法新社圖)
知情者表示,受害男孩面部、胸部遭毆打。據受害者母親介紹,襲擊者共六人,都是「大人」。她原本不希望兒子出門,因為他曾收到大量威脅訊息,最終在兒子的保證下,她才同意兒子出門。但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警方訊息人士透露,受害男孩表示,案發當晚,他與兩名熟人相約見面。當他抵達相約地點後,兩名蒙面男子毆打了他。截至目前,調查人員尚不清楚襲擊者作案動機。
02 法國22歲男子遭暴力襲擊後身亡
本周早些時候,當地還發生了另外一起嚴重的暴力襲擊案件。
4月15日至16日夜晚,22歲男子庫普曼( Philippe Coopman)遭受暴力襲擊,經救治無效身亡。庫普曼的親屬表示,「他被殘忍殺害了。這是野蠻行為,是可恥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瘋狂的世界」。
檢察院表示,兩名未成年人(一人14歲,一人15歲)冒充年輕女孩,透過交友網站約見庫普曼,並在見面後對他施暴。
▲ 民眾為庫普曼舉行「白色遊行」儀式。(法新社圖)
4月19日,兩名疑犯被逮捕,並因謀殺罪被起訴。兩名疑犯承認,曾用催淚彈襲擊受害者,並對他實施暴力。其中14歲的疑犯,承認曾腳踢受害者,但否認要殺死他。另一名疑犯表示,他只是出現在案發現場,但沒有對受害者實施暴力。目前,警方正在調查第三名涉案人員。
警方資料顯示,這名14歲的疑犯曾分別在2023年7月、8月、12月多次參與暴力襲擊。另一名15歲的疑犯曾也曾多次犯案,其中包括2022年3月犯下的「有辱他人人格罪」、2023年8月犯下的「團伙搶劫罪」。
此外,調查人員還發現,近期在當地發生的兩起案件還有著微妙的關聯:15歲遭受暴力襲擊後被搶走衣服的男孩,是襲擊庫普曼致死的一名疑犯的近親。
大桑特鎮連續發生兩起嚴重暴力事件後,4月20日,北方省警察局要求國家警察加強安保措施。
03 法國各類犯罪浪潮勢頭不減
法國內政部統計局(SSMSI)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法國犯罪數據繼續上升,其中殺人案超過1000起大關,性暴力數據也達到前所未有水平。不過,犯罪數據的增長不像2022年那樣呈現持續上升的勢頭。
具體說來,殺人案件相比2022年增加5%,達到1010起;殺人未遂案增加13%,達到4055起;強暴和強暴未遂案增加10%,達到42700起。上述這幾類犯罪在2023年增加最多。
▲ 2023年,德國警方登記的犯罪數量增至600萬起左右,比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增加了9.3%,暴力犯罪和入室盜竊案特別突出。(法新社圖)
如果把性侵、騷擾算在內的話,性暴力犯罪平均增加8%,繼續2018年初以來持續上升的勢頭。內政部統計局的解釋是,2017年10月溫斯坦事件(affaire Weinstein)曝光、#Metoo運動蓬勃發展,導致受害人更願意報案、更願意發聲,這是性暴力犯罪數據上升的主要原因。
此外,警察局和憲兵隊接待性暴力受害人的工作有了改善,特別是和相關協會、醫院建立了合作,這也是導致報案數據增加的原因。
不過,這些數據仍是警察和憲兵接受報案後的數據。專門的調查顯示,2021年性暴力受害者中僅有5%的人報案。
2023年,入室盜竊案相比前一年增加3%,增加不多,沒有達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其他欺詐(增加7%)、偷汽車(增加5%)和持械搶劫(增加2%)等犯罪的情況類似。
減少最多的犯罪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偷竊和暴力行為,相比2022年平均減少10%。相反,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性暴力犯罪卻增加4%。
此外,未持械的暴力搶劫行為也減少8%,偷竊行為減少3%。
違法犯罪者絕大部份年齡在15-24歲之間。
外國人僅占法國人口的8%,但在罪犯中占比達到17%,而且在入室盜竊罪犯中占比非常高,達到38%,在偷盜汽車的罪犯中占比更是達到40%,這主要是因為外國人中存在著專業化的有組織犯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