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時間8月30日,國內多位記者報道稱,崔永熙最快將在下周與籃網正式簽約,這將是一份兩年期的雙向合約。
持有雙向合約的球員可以打NBA比賽,但一個賽季最多只能打82場常規賽中的50場。現行勞資協定規定,每一支球隊最多可以擁有三位持有雙向合約的球員。如果這支球隊的常規陣容沒有達到15人滿員,那麽他們的雙向球員總共只能參加90場常規賽。
籃網給出的雙向合約,當然比之前拓荒者提供的Exhibit 10訓練營合約好多了,但依然不是一份常規合約。崔永熙要想長期留在籃網,進入常規陣容,甚至擠進輪換,他將面臨哪些艱難的挑戰?從這個角度出發,他的一些隊友,也將是他的對手。
挑戰1:保住雙向合約
崔永熙面臨的第一項挑戰,是保住自己即將簽下的雙向合約。在崔永熙正式簽約前,籃網目前陣容已經有一名雙向合約球員,他是20歲的積倫-馬丁,身高1米98,打小前鋒,身高和位置都和崔永熙相仿。
在正式簽下崔永熙後,籃網就還剩一個雙向合約名額。簽下雙向合約,不是進了保險箱,還有被裁的風險。就拿上文提到的積倫-馬丁來說,他上賽季就和尼克斯兩次簽下雙向合約,兩次被裁,2024年2月,又和籃網簽下雙向合約。
因此,崔永熙要力爭在訓練營和季前賽拿出優異的表現,先保住自己雙向的飯碗,才有後續的努力基礎。
目前,籃網已經簽下Exhibit 10訓練營合約的球員有兩位,他們都是雙向合約競爭者,也就是崔永熙的潛在對手。
和崔永熙一樣,兩人都是今年的落選秀,一位是20歲的馬克-岩士唐,上賽季他是維拉諾瓦大學的主力控衛,每場平均8.4分2.3籃板2.4助攻,投籃命中率41.7%,三分命中率28.2%。
另一位是23歲的KJ-瓊斯,身高1米98,打得分後衛,他是NCAA二級聯賽的最佳球員,上賽季每場平均26.2分,投籃命中率46.9%,三分命中率36.6%。
隨著賽季的臨近,會有更多類似的對手進入籃網訓練營,這些球員,都有可能對崔永熙構成一定的威脅。
挑戰2:閃耀發展聯盟
持有雙向合約的球員,如果常規陣容沒有出現一些傷病,就很難獲得NBA賽場的出場機會,大部份時間可能要坐在板凳上,或者去發展聯盟打球。還是以籃網的另一位雙向合約球員積倫-馬丁為例。上賽季他和尼克斯兩度簽下雙向合約,但他最終一場NBA常規賽都沒上過場。
所以,大家要放低預期,如果籃網新賽季沒有什麽大規模傷病,崔永熙有可能打不了幾場NBA常規賽,這時候,發展聯盟的比賽表現,就成為籃網評估崔永熙的關鍵。如果他能閃耀發展聯盟,就有可能迎來轉正的機會。
雙向合約的成功案例中,不乏現在在NBA混得不錯的球員。比如湖人的裏夫斯、剛加盟雷霆的卡魯索,上賽季的最佳第六人列特,快艇新援小戴歷-瓊斯,都曾簽過雙向合約。他們是崔永熙的榜樣。
挑戰3:擠進常規陣容甚至輪換
如果能在發展聯盟證明自己,球隊也有位置上的需求,那麽轉正得到一份常規合約的機會就來了。這是擠進常規輪換的第一步。籃網目前的常規陣容是15人滿員狀態,但崔永熙也不是沒有機會。
籃網目前持有常規合約的15名球員裏,有兩位拿的是非保障合約。一位是基翁-莊遜,另一位是積倫-威爾森。
基翁-莊遜是1米96的得分後衛,已經在NBA打了3個賽季,上賽季為籃網出戰5場,每場平均6.2分,但投籃命中率只有38.1%。
積倫-威爾森是2米03的大前鋒,上賽季為籃網打了43場比賽,每場平均5分3籃板,身為一個四號位球員,投籃命中率也只有42.5%。如果這兩位邊緣球員沒有證明自己,籃網就有可能在合約轉為保障前裁掉他們。
要想擠掉這兩位,對於小崔來說也絕非易事。上面這兩位邊緣球員也參加了今年的拉斯維加斯夏季聯賽,基翁-莊遜每場平均16分4籃板5.2助攻,威爾森火力更猛,每場平均21.8分4.6籃板。
成為15位常規合約球員中的一員,完全可以被視為崔永熙這兩年的目標。對於走出舒適圈的小崔而言,獲得雙向合約算是今夏努力的第一份回報,期待他能再接再厲,沈著面對艱難的挑戰,最終真正實作自己的NBA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