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此前報道,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自加沙走廊襲擊以色列南部,以色列隨後在加沙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如今,巴以沖突爆發一年時間了,加沙走廊平民百姓的生存狀況看不到一點改善的跡象。
加沙中部阿克薩醫院的27歲醫生易蔔拉欣·瑪塔爾表示:「加沙人的生活別無選擇,被迫死亡,被迫挨餓,被迫流浪。對我們來說真正的生存之戰將在戰爭結束之後才打響。」
▲廢墟中的加沙
■
從戰爭帶來的傷亡情況來看:
本輪沖突制造的平民死傷人數已經超過1948年的「災難日」,成為巴勒斯坦近代歷史上最嚴重的傷亡。
加沙走廊的建築、農田和基礎設施遭遇嚴重破壞,本地生產總值下降高達81%。
■ 破碎的不僅僅是「山河」,還有人心:
多種民意調查顯示,面對以色列軍方、猶太定居者的襲擊,來自加沙、約旦河西岸、以色列境內的巴勒斯坦人都大幅提高了對暴力抗爭的支持率。
很多已經移民西方的二代巴勒斯坦人也在驚人的災難面前找回自己的身份認同,迸發出「同仇敵愾」的氣勢。
■ 戰爭結束後的加沙:
以任何標準評估,加沙走廊的重建至少要耗費數十年的時間。
需要的不僅是人道援助、資金和技術的支持,更需要漫長的時間來撫平內心的傷痛。
——1——
平民傷亡慘烈
經濟基礎化為一片廢墟
加沙衛生部門在9月中旬表示,自去年10月7日以來,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已造成4118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95280人受傷。
▲1948年巴勒斯坦「災難日」
1948年5月15日,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後來5月15日被巴勒斯坦人作為民族「災難日」。在巴勒斯坦,很多人將這次沖突與1948年的「災難日」作對比。當時以色列為建立國家,殺害了這片土地上約1.5萬名巴勒斯坦人,超過70萬人流離失所。
1967年,以色列進一步占據了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地區,同樣制造了大量平民傷亡。
從死亡人數和沖突持續時間來看,過去的一年是巴勒斯坦人近代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年。在加沙,220萬巴勒斯坦人對未來感到迷茫和恐懼。研究公司Zogby的民意調查顯示,加沙超過一半的人在戰爭期間失去了親人,約四分之三的人至少流離失所過三次,約三分之二的建築毀於戰火。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9月釋出的最新報告顯示,以色列軍事行動造成的經濟破壞規模驚人,加沙經濟活動大幅衰退。在2023年最後一個季度,加沙走廊的本地生產總值(GDP)暴跌81%。截至2024年年中,加沙走廊GDP已不足2022年水平的六分之一,超八成企業在戰爭中被摧毀或破壞,加沙走廊就業崗位整體下降三分之二,減少了20.1萬個。截至2024年初,加沙80%至96%的農業資產已被摧毀,大規模的破壞導致該地區糧食生產能力嚴重削弱,饑餓人口進一步增加。
——2——
巴勒斯坦人反抗情緒滋生
「和諧共存」氛圍不再
以約旦河西岸為例,以色列的軍方檢查站越來越多,猶太定居者襲擊巴勒斯坦村莊的頻率大幅增加,當地巴勒斯坦人越發被排除在城市勞動力市場之外。在以色列北部地區,即便黎巴嫩真主黨在襲擊之前會通知疏散,但巴勒斯坦平民大多不願意撤離,因為他們一旦離開,不能保證在回來的時候還能保存自己的家園。
加沙人民的悲慘境遇讓整個巴勒斯坦民族感同身受。居住在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裔美國人奧馬爾·達賈尼表示,他們感受到「生存威脅」。
以色列的海法曾經是一個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和諧共存的模範城市,不過這種氛圍目前已經蕩然無存。一名12歲的巴勒斯坦小姑娘表示自己為加沙走廊挨餓的兒童感到擔憂,她的同學就威脅要燒毀她家。最終這名小姑娘被學校停課,以色列教育部甚至指控她「反對國防事業」。當地一位阿拉伯政治家表示:「我們非常憤怒,但他們總能讓你開口之前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10月5日,加沙走廊代爾拜拉赫,巴勒斯坦人在廢墟旁哭泣,悲傷地擁抱在一起 圖據視覺中國
很多巴勒斯坦人擔心,加沙走廊的今天很有可能是其他巴勒斯坦人的明天。出於對安全的渴望,支持暴力抵抗的巴勒斯坦人也增多起來。耶路撒冷媒體和通訊中心在約旦河西岸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對「軍事抵抗」的支持率從今年5月的40%上升到9月的51%,而對「和平政治行動」的支持率則從44%下降到36%。拉姆安拉(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所在地)的一名民意調查員也提供了類似的數據:對在約旦河西岸地區開展暴力抵抗的支持率從2022年9月(當時以色列總理是相對溫和的拉皮德)的35%上升到今年9月的56%。
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區,民眾對哈馬斯的支持率從去年9月的22%增長到一年後的36%。在比爾宰特大學和希伯倫大學的學生選舉中哈馬斯取得勝利,顯示年輕人更傾向於暴力抵抗。而在上個月,哈馬斯的兄弟組織伊斯蘭行動陣線剛在約旦大選中成為第一大黨,獲得了22%的席位。
——3——
戰後治理方案難產
重建需要數十年時間
▲加沙人流離失所
展望未來,加沙走廊要真正獲得長治久安,還有著非常遙遠的距離。對於以色列政府來說,他們希望透過對加沙的反復圍剿掃清哈馬斯對自己的軍事威脅,但不願承擔戰後治理的責任。在巴勒斯坦內部,實力羸弱的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缺乏能力和意願來治理加沙,而且隨著貪腐等醜聞增多,現任領導人阿巴斯的民意支持大幅走低。
由於GDP大振幅萎縮、以色列扣減稅收以及國際援助受限,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正面臨巨大的財政壓力。從2019年至今年4月,以色列共扣留超過14億美元的稅款,嚴重限制了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支付能力。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副秘書長莫立諾表示,巴勒斯坦經濟「正在陷入自由落體」狀態,呼籲國際社會協力解決人道主義危機,並為巴勒斯坦制定「全民的復蘇計劃」。聯合國巴勒斯坦援助專案協調員埃拉格拉表示,若想讓加沙恢復到戰爭前的狀態,則需要數百億美元,並且需要花費數十年的時間來重建。
一方面巴勒斯坦依靠自己的力量重建加沙非常困難,另一方面以色列國內極右翼的聲音也在增強。越來越多的以色列極端政客呼籲將加沙人口大規模遷移到埃及境內的西奈半島,這種規模的人口驅逐將堪比1948年「災難日」。
奧斯陸談判中的以色列代表丹尼爾·利維稱,「許多以色列政府部長都毫不掩飾這是他們的目標」。盡管美國政府和埃及政府都強烈反對這樣的計劃,但特拉維夫的「危機組織」智庫高級分析師馬利文表示:「我們需要認真對待這種聲音,他們這些人身居要職,而且擁有龐大的支持者。」
有英國媒體對加沙戰後的治理難題評論道:「要讓以色列獲得真正的和平,前提必須是巴勒斯坦人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紅星新聞記者 鄭直
編輯 楊珒 責編 李學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