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是從1956年第一屆亞洲杯算起,那進步最大的應該是日本。七八十年代別說西亞了,他們能被中國南韓北韓壓著打,國內稱之為冬の時代,1981年【足球小將】連載開篇就提到日本隊又又又被中國淘汰了。1992年他們才第一次亞洲杯奪冠,現在已經是奪冠次數最多了。
要是算最近幾屆的話,至少這屆亞洲杯上的場面來看,馬來西亞、塔吉克、印尼、巴勒斯坦包括很早就小組被淘汰的越南,和之前的自己相比都能算是有進步。至少面對那些傳統亞洲強隊能打得有來有回,不會被輕易看做魚腩了。
至於做了什麽……老生常談了。
一是歸化。亞洲足球搞歸化已經是大勢所趨了,血統歸化本來就在西亞有不少年歷史了,這些年更是在許多國家都是常規操作。無血統關系的認同歸化,日本等國家也從80年代就開始了,這種操作不管你說對還是不對,該還是不該,但確實對成績有提升。
二是青訓。這個我都不怎麽想說了,總之就是照搬歐洲青訓營的培養模式和理念,找歐洲俱樂部或者頂級聯賽合作,建聯名的青訓營,請來他們的教練。然後搭建一個能讓各級別青訓都打上有一定頻率和強度的梯隊比賽,並且找機會出國打比賽,或者請歐洲青訓隊過來切磋。當然了像越南這樣的國家,重整整個青訓系統還沒過去多少年,這些不會對現在的成年隊成績產生直接影響,但亞洲青年賽事裏也已經不全是那些老面孔虐菜了。
三是聯賽+留洋。甭管水平高還是低,有一個激烈的盡量跟上主流快節奏的頂級聯賽,還有一些讓所在城市/地區球迷產生歸屬感的老球隊,吸引更多人去看球,平時去踢球。聯賽踢得好的去更高水平國家留洋,目的地不止是頂級聯賽,有時也不止是歐洲。尤其很多歸化本身就是在歐洲次級別找來的,盡量繼續留在那裏踢。
話翻來覆去都是那些老化,路也都不是什麽新路。這些事很多地方看上去也都在做,但做的裏子好不好,執行得徹底不徹底,那是另外一回事。
就像有一個地方,說起來也是亞洲傳統強隊,進過一次世界杯正賽,亞洲杯的最好成績是本土拿過亞軍。好像有點身體優勢但也不怎麽能跑能拼,想走技術流又比不過鄰國的技術。資源豐富有財力,之前一直堅決不搞歸化。前幾年剛開始搞,卻又高薪聚在本國聯賽還動不動搞什麽長期集訓,水平迅速同化。這屆亞洲杯上踢不贏常年戰亂的對手,還被塔吉克擠出了局。
你看看你丟不丟人,阿聯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