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當地時間9月27日下午,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果揭曉,在經歷了兩輪投票後,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獲勝,成為新一任自民黨總裁。
![](https://img.jasve.com/2024-9/f6d47d0d47067bb62b083d6ffe1ab012.webp)
圖片來源: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截圖
現任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岸田文雄已宣布放棄參選,意味著此次選舉結束後他將不再擔任首相。由於自民黨仍是執政黨,按計劃,石破茂將在10月1日的首相指名選舉中被選為日本新一任首相。
公開資料顯示,石破茂現年67歲,曾任自民黨幹事長和政調會長等要職,這是他第五次參選自民黨總裁。
「未來,自民黨內部或將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權力格局。受政壇生態等影響,日本長期政權恐難以出現」。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
競爭空前激烈
多人參選或成常態
日媒表示,這次自民黨總裁選舉的最大特點,是黨內派系的影響力明顯減弱,並出現罕見的混戰局面。以往參選人數最多5人,而此次選舉正式參選人數達到9人,創下歷史新高。
多人參選的局面意味著什麽?又對自民黨有何影響?
項昊宇認為,受自民黨「黑金」醜聞影響,在這次選舉中,自民黨內既有的力量格局和執行邏輯出現變化。以派閥為主導的權力結構被打破,黨內權力出現流動和分散化。
他進一步指出,自民黨內「稍微有實力和號召力的議員,都想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挑戰黨總裁,爭奪首相寶座,使得競爭空前激烈」。
目前,「自民黨正處於舊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的混亂局面中。」項昊宇稱,「短期來看,這次選舉結果,可能會使自民黨內部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權力格局,派系演化也會出現新的變化。」
項昊宇補充道,「短時間內,日本政壇的‘政治強人’以及長期政權似乎難以出現。主要候選人之間,未來可能會出現輪流坐莊的局面。而像此次多人競爭的局面,今後也會重現」。
黨勢低迷之際
新人能否挽民意?
此次自民黨總裁選舉,正值黨勢低迷之際。
多家日媒民調顯示,受「黑金」醜聞的沖擊,自民黨的支持率一度降到2012年該黨重新執政以來的最低點。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內閣支持率,也一再重新整理最低紀錄。
因此,自民黨亟需重新整理形象,挽回民意支持,各候選人紛紛打出「變革」的旗號,選舉的重點也聚焦於如何恢復自民黨信譽。
對此,項昊宇分析稱,「對自民黨來說,此次選舉最大的目標,是消除‘黑金’醜聞給該黨形象帶去的負面影響,提振支持率,這樣才能在眾議院大選中維持多數議席,鞏固其執政地位,這是自民黨的根本出發點。」
那麽,新總裁是否給自民黨重新整理了形象?
項昊宇認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新黨首上台,肯定能夠給民眾帶去一定的新鮮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整理黨的形象。
但項昊宇表示,「這在短期內是有成效的,長期來看,如何能夠獲得民眾的支持,以此恢復自民黨的支持率,還取決於新黨首上台之後的表現。」
經濟民生成難題
對外政策已固化
分析指出,無論誰奪得日本首相寶座,都需要面對諸多棘手的內外政策課題。
日本廣播協會(NHK)近日進行的民調顯示,比起政治改革和外交等,日本民眾最關心的,還是經濟民生問題。
![](https://img.jasve.com/2024-9/fd40487c7a129fe50782c716036d1e1b.webp)
資料圖:日本民眾穿過澀谷車站前的交叉路口。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 攝
「岸田文雄執政期間,在民眾關心的通脹、物價上漲等問題上,‘雷聲大雨點小’,其提出的政策主張,實際效果並不明顯,最終岸田黯然下台,也是因為在經濟民生政策上的表現,讓民眾失望了。」項昊宇指出。
項昊宇表示,在經濟民生等與民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上,能否取得實際成果,是對下一任日本首相的真正考驗。
在項昊宇看來,目前日本面臨結構性的發展困境,但這並不能透過短期政策改變。日本選舉的核心是爭奪選票,著眼短期效果以提振民意。「但這種短期的政治目標和長期的政策議題之間,存在著內在矛盾,導致日本難以推行長遠的改革路線,這也是長期以來,日本未能走出經濟社會發展困局的根源之一。」
「政局的變化對於整個經濟社會的執行,並不會產生根本性的影響。」項昊宇指出,這也導致日本政治家和民眾逐漸適應了「溫水煮青蛙」式的自我滿足,缺乏根本性變革的動力和緊迫感。
而在外交方面,項昊宇分析稱,「日本外交,尤其是自民黨的對外政策路線,基本上已經非常固化,總體上是親美保守的政策路線,其核心是要強化日美同盟。」
同時,項昊宇說,「日本想要透過同美西方的捆綁或保持戰略一致性,維護美西方霸權地位,從而提升日本的國際影響力。這一點無論是誰上台執政,大方向都不會改變。」(記者 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