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中國足球難出亞馬爾?中國和西方文化不同,中國習慣論資排輩阻礙年輕球員發展

2024-08-28體育

聚焦國內足球賽事,獨一無二的視角解讀。

公平闡述事情的觀點。

眾所周知,就在近日,作為國足世預賽18強賽中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巴林公布了自己的18強賽大名單。

這份大名單中赫然有其國內天才少年瓦代伊的身影。

要知道,目前瓦代伊僅僅只有16歲的年,這個年紀的球員在世預賽這樣的國際比賽場合中很難獲得出場時間。

但是,巴林這樣的舉動卻說明了他們對於年輕球員和未來的核心球員充滿了培養與認可的態度。

我們知道,在今年的歐洲杯中,西班牙隊中少年天才亞馬爾橫空出世令外界球迷無不稱嘆。

這樣的事情也許不會發生在巴林的瓦代伊身上,但是,巴林的態度也是順應了潮流。

而我們國內的職業足球中,在今年也湧現出了非常多擁有天賦的年輕小將,比如艾比布拉,比如劉誠宇,比如王鈺棟,比如向余望等人,但是他們距離著國家隊的門檻還有很遠的距離。

他們想要體驗這種國際大賽的氛圍還要持續保證自己的狀態與能力直至再過去5-10年時間。

只是,在這個時間中,僅僅依靠國內低階別聯賽的鍛煉和國字號梯隊的集訓遠遠達不到未來我們想要的成果,甚至在這個時間中,會出現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就在近日,作為前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的毛劍卿在社媒上與球迷討論到了這個問題,他表示,中國的環境下不會出現亞馬爾這樣的球員,文化的差距,使得想要出線這類別的球員難上加難。

毛劍卿指出,在我們國內的足球環境中,一個16-17歲的球員,你得接受多少得輿論?

並且,毛劍卿認為,如果在一個大環境中,你仗著自己年輕,在相同沒有背景的前提下,這個大環境穩定的球隊是用你一個毛頭小子還是用一個成熟的老球員呢?即使你的能力也許比老隊員強一些,但是誰又能給你容錯的機會,承擔外界的輿論和成績的壓力呢?

毛劍卿直接指出,中國與國內的文化不同,中國習慣的是論資排輩。

在國外,球員能力好就是好,與其他無關,但是在我們國內,球員實力如果在伯仲之間,那麽球隊就會更願意用老隊員。

毛劍卿的觀點也許激進一些,但是也道出了中國足球的現象問題。

我們當初的U23政策是利用政策強制球隊進行年輕球員的培養,但是,就是在政策下,年輕球員的上場時間也會被球隊進行想辦法擠壓。

而現階段,在國家隊中承擔責任的很多球員或者是中超俱樂部很多球隊的中流砥柱,大多都是當初U23政策獲得上場時間而踢出來的球員。

我們很難想象,在中超聯賽中都很難見到21歲以下的球員,如何能夠在國家隊去征召他們。

這樣的迴圈往復之中,我們的國家隊年輕後備球員往往會失去自己當初的勇氣和靈性,從而泯然眾人,然後憑借名氣入選國家隊,在之後便是碰誰都踢的很艱難。

希望,我們中國足球在未來的選材上和培養球員上能夠不拘一格降人才。

圖片來源:網絡

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九樓西個人觀點。九樓西力求內容真實完整,並且觀點鮮明。如有其它出處但以官宣真實情況為準。九樓西不對因使用以上文章而產生的後果負法律責任。文章最終解釋權歸九樓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