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距離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日尚有四周時間。近日,【紐約時報】公布的全國民調結果顯示,哈裏斯的支持率為49%,領先於杜林普的46%。然而,這一差距並不足以確定在11月5日的選舉中誰將最終勝出。
報道指出,美國實行的是間接普選制度,大選結果實際取決於一些競爭激烈的州,例如亞利桑那州、密芝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內華達州、北卡羅來納州、喬治亞州及威斯康辛州等。
雖然發生了許多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包括杜林普被判刑事罪名成立和拜登退選讓位給哈裏斯,但兩黨候選人在各項民調中依然難分高下。
據報道,奧巴馬於10月10日前往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為哈裏斯的競選活動助力。在參觀哈裏斯的一處競選辦公室期間,他對黑人男性選民表達了批評意見。
奧巴馬在匹茲堡的哈裏斯競選辦公室向在場人員表示,「根據我從競選活動和社區得到的反饋,我了解到,目前我們的社區和團體似乎沒有像我競選時那樣展現出同樣的熱情和投票率。」
奧巴馬對選民,特別是黑人選民在支持哈裏斯或杜林普之間猶豫不決表示不解。他說道:「一方面,有一個人與你們有相似的成長經歷,理解你們,和你們一起度過大學生活,並了解這些經歷中的掙紮、痛苦和快樂。」
實際上,哈裏斯在黑人群體中的支持率相比奧巴馬確實顯得不足。當前,願意支持她的年輕黑人選民不到一半,而杜林普在該群體中的支持率卻接近30%。回顧當年,奧巴馬曾贏得了高達95%的黑人選票。
這一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可能在於美國民眾對民主黨執政表現的不滿。近年來,在民主黨的領導下,美國頻繁挑起國際爭端,導致經濟問題層出不窮,美國民眾的生活水平隨之下降,內部矛盾日益加劇。因此,美國民眾迫切期待看到政局的改變。
距離美國大選不足一個月,鑒於民意調查結果非常接近,兩位候選人正集中力量在關鍵的「搖擺州」展開最後沖刺。
16年前,奧巴馬作為首位非裔美國總統創造了歷史。當地時間周四(10日),他出席了2024年總統大選的競選活動,並表示希望副總統哈裏斯能夠同樣創造歷史,成為美國首位非裔和亞裔女性總統。
選舉學者分析表示,奧巴馬親自出面助選,透露出哈裏斯在民主黨的「藍墻」——賓夕法尼亞州、威斯康辛州和密芝根州——出現了動搖的跡象。
贏得上述三個州,仍然是哈裏斯擊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杜林普的最有效路徑。
回顧歷史,2016年希拉里未能獲勝,主要原因之一在於投票率未能突破56%;而2020年拜登憑借高達66.9%的投票率取得了勝利。這表明,能否贏得選民的支持並激發他們的投票熱情,是決定選舉成敗的關鍵因素。
對於哈裏斯來說,她面臨著一項艱巨的任務。她不僅需要鞏固民主黨的基本支持,還要在關鍵的搖擺州尋找能夠扭轉局勢的決定性選票。而杜林普則需要盡一切努力守住共和黨的基本盤,防止其逐漸流失。
盡管杜林普遭受到了奧巴馬的嚴厲抨擊,他並沒有進行正面回應,而是將精力集中在拓展自己的支持者隊伍上。
杜林普團隊顯然意識到,民主黨發動攻擊的主要目的是轉移公眾註意力,制造爭論與混亂,從而削弱杜林普的競選優勢。對此,杜林普團隊並未被動應對,反而更加專註於鞏固其核心選民的支持度。可以預計,在即將到來的競選活動中,杜林普將繼續重點討論經濟政策和移民問題等核心議題,透過這些具體的政策主張爭取那些尚未決定支持物件的選民。
據財聯社報道,在10月8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近日有報道稱,美國情報部門的一項調查顯示,外國政府正在幹涉美國選舉。具體來說,美國官員聲稱,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已經展開了影響行動,目的是幫助或阻礙某些國會選舉候選人。對此,中方有何評論?
對此,發言人毛寧表示,中國一直奉行不幹涉他國內政的原則,對其他國家的內政事務,包括美國的選舉,中國都沒有興趣進行幹涉。
觀察過去幾個月內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的政治博弈,可以清晰地看出當前的美國大選正在走向一個極端化的局面。
首先,政治博弈已成為一種常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杜林普接連遭遇的襲擊事件。
其次,杜林普在競選期間多次批評拜登政府對他的各種法律行動,例如禁止他參選,以及要求紐約法院對他進行調查和問詢。杜林普認為,這些行為的本質是在利用政府權力來阻止他再次參選。
因此可以預料的是,如果杜林普在大選中獲得勝利,再次入主白宮後,他很有可能首先采取行動進行反擊和回應。
對於普通選民來說,他們始終關註的是生活質素的提升和對未來的期盼。當經濟狀況頻繁出現問題時,選民們對未來的憂慮也會隨之增加。
這場大選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有望給民眾帶來新的希望。然而,最終的結果取決於選民的選擇。這次選舉不僅關系到美國的未來,也對全球局勢產生重要影響。誰也無法預測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