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中國足協為什麽搞不好青訓?

2019-11-19體育

很多答主都說的很好,但我覺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不知道有沒有人意識到, 中國足協本身的組織架構定位,就註定了足協主席對於青訓工作不會動真格的。

有一個問題必須先行探討:在諸位心裏,①恒大,國安這些俱樂部成績,中國各級聯賽的開展和中國青少年足球發展情況,②國足的亞洲杯和世預賽成績,國奧乃至國青的成績,到底是個什麽關系?

很多人可能理所當然就回答了,就像月考小練習和高考一樣。

前者是小試牛刀,小試身手,但並不決定什麽,後者則是決定命運的重中之重。

現在中超聯賽出了一些事情,很多人狂罵恒大就是這個邏輯,說恒大帶頭金元時代,中超聯賽一度紅火,從俱樂部角度看,恒大拿了那麽多冠軍不算虧本, 但是國足成績卻沒有大的突破,這就代表中國足球沒有真正提高。

02之前,中國足球月考一般般,高考一般般。

02到12年之間,中國足球是月考很差,高考也很差。

12到18年之間,中國足球是月考很好,但是高考很差

「你們恒大拿那麽多冠軍,國足成績不好又有什麽意義。」

這是當年一個體育局領導的名言。

對,如果①②是月考小練習和高考的關系的話,聯賽的火爆和青訓這些基礎工作都只是聊勝於無的小練習,真正的高考是國足的世預賽亞洲杯世界杯。

高考這一場砸了,那麽月考小練習哪怕次次滿分,那些成績都是廢紙。

高考考好了,那麽月考和小練習的死活都無所謂,都零分也無所謂。

但是很遺憾,我認為中國足協的失敗,就是因為他們就是這樣回答的。

現在陳戌源要做什麽大家都看的明白, 就是要豪賭世界杯 ,哪怕希望渺茫,也不惜一切代價在這場「高考」裏面考好。

在中國足球歷史上,國足的成績的重要性一直高高淩駕在一切之上。

從年初,國足就開始了瘋狂集訓,歷史上,其實這種事情屢屢上演,某些年因為抽調太嚴重,幾乎將一些俱樂部搞散架。

說起來,中超已經兩年賽會制,搞得半死不活了,能不能活著看到明天都是問題。

今年中超大振幅為國足的世預賽讓路,而國內俱樂部,要在國腳回國短短的一月兩月將所有比賽搞完,比賽密集開展,質素慘不忍睹,商業價值暴跌。

比賽完了中超又停擺,基本處於一天瘋狂打魚三天曬網的情況。

足協在意過嗎?投資人的錢,俱樂部的權利,梯隊小球員的權利,青少年足球怎麽開展?高中足球聯賽怎麽弄?他們在意過嗎?

說起來也很無奈,組織的性質不一樣,就一定會對之後的決策、定位、追求目標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按照國際足聯的規定,各國政府是不得幹涉足球領域的,所以各國足協都是民間組織,中國足協的註冊也是按民間組織註冊的。

但實際上中國足協和中國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是一套班子,而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就一定是足協專職副主席,正正經經的國家廳級幹部。

也就是說,足協本質上是一個官方機構,有沈重的責任,面臨的是體育總局,甚至更高層的KPI考核,面臨的是民眾的輿論壓力。

就拿英足總來對比,英足總的目標是發展英國足球,深耕英超聯賽,取得歐冠好成績,幫助英格蘭國家隊取得成績。

這幾個目標是平行的,都是在發展足球。

這麽多年,英超澤被天下,號稱第一聯賽,英格蘭國家隊成績一直不瘟不火,也沒英國人說曼聯利物浦的冠軍沒意義 。

在英足總看來,都一樣的。

而中國足協的目標只有一個 ,國家隊拿出成績。

至於中超開展情況,青訓情況,亞冠成績,都是輔助這個目標,低於這個目標的。

國家隊成績是高考唯一的一科,而中超,青訓都只是無關痛癢的小練習。

在中國足協看來,小練習的成功根本無法彌補高考的失敗。

可能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區別其中的厲害。

足協主席上任,他必須要在上邊意見和下面球迷的夾擊下,短短幾年時間內拿出成績。

這個成績不是你青訓開展有多好,聯賽有多火爆,而是國足的戰績,國奧的成績。

國家隊必須拿出成績,否則他就得下課

要是國足在比賽裏面恥辱出局,成績低迷,任你足協主席舌燦蓮花,在任期間擴大了多少青訓,中超怎麽怎麽影響力爆表,你都得身敗名裂。

足協主席在一個任期為四年的時間段裏,一個本來可能是外行的人來到這個職位還不算完,應付各種亞運會亞洲杯不算完, 還必須面臨一次終極考試的考驗——世界杯預選賽, 這次考試不但直接決定了你在這個職位上的去留,還關系到你以後的仕途口碑。

所以那些言論「足球公益論」「恒大拿冠軍,國家隊成績不好又有什麽用」可以理解了吧,在他們看來是真的沒用啊。

所以為什麽會有一年一變的新政(想盡辦法讓U23多比賽,國家隊出成績)

為什麽會有國家隊集訓打聯賽(集訓國家隊出成績)

為什麽要取消升降級。(讓國家隊隊員不要為俱樂部成績分心,反正今年升降取消)

這些嚴重擾亂聯賽的政策,就是這樣來的,根本目的就是竭盡全力豪賭國家隊成績。

為了世界杯預選賽這個目標,足協基本上是殺雞取卵也得幹。

中超聯賽?

青少年足球聯賽?

誰他媽還顧得著,從現在開年,陳戌源大半時間都呆在中東督戰國足的世預賽。每屆足協主席上台,自然不敢明目張膽地說我們要解散聯賽,不管青訓,口號還是要喊一喊,但是嘴上這麽說,行動很誠實。

國家隊這邊都火燒眉毛了,聯賽這邊的崩盤,青訓的情況,他管過嗎?

從這個意義上,我一開始就不看好陳戌源,他就是走的是以往已經被證明失敗過很多次的國家隊唯一,豪賭集訓的模式。


資源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有限的東西全給了國家隊,哪怕知道上限不高, 也要盡可能榨幹現役的國家隊運動員。

比如那種超長時間的集訓,國際足聯規定的國際比賽日和俱樂部比賽日的間歇,足協是長期一紙命令下來,就在國際比賽日還沒到來前就讓隊員集合訓練的,足協在欺負國內俱樂部的時候,倒是有兩把刷子,哪怕俱樂部比賽還沒結束,就把你恒大國安抽成空架子也敢怒不敢言,先不說其他的,就一頂把個人利益淩駕於國家利益之上的帽子,輿論壓力就惹不起。

只有21歲的黃紫昌,在2018賽季中超比賽上,13分鐘的時候就成功破門,這也使得他成為了2018賽季中第一個進球的23歲以下的球員,也因為他可圈可點的表現,他還獲得了中超聯賽的最佳新人獎。

2018年的時候,黃紫昌剛參加完國足兩場熱身賽又得馬不停蹄去打U23國足的熱身賽,本來這已經是黃紫昌體能和狀態極限,結果受到當時國奧隊的召喚,他又參加了國奧選拔賽。結果來來回回奔波,讓黃紫昌是疲憊不堪,終於在2018賽季後半期疲勞性骨折,從此銷聲匿跡這麽多年。

我們現在回溯金元時代,我知道有很多人知道的比我多,到底金元的是是非非也吵不出結果。

但是中超聯賽金元帶來的正反饋,其實很大程度上面也被足協限制了, 所謂做大蛋糕,擴大中超影響力從來沒有發揮過它徹底的作用。

比如說U23新政。

金元中超是燒錢,各大俱樂部都燒錢,但是燒錢的同時也在把蛋糕越做越大, 年年攀升的上座率,巨大的社會關註度流量,帶來的都是收入。

當年中超版權賣了5年80億就是證明。

這種社會影響力,關註度,收入增長下,必然產生更多投身足球的青少年,聯賽和青訓都將迎來繁榮。

如果經營得當,未必不能走出一條新路。

然而一紙行政下來,要求俱樂部必須啟用U23新人。

瞬間造成中超震蕩,啟用那些新人都是能力不足,被強行上場的(能力夠的當然俱樂部巴不得你16歲就打主力,超級巨星苗子),這種必然造成觀賞性技戰術下降,同時必然造成關註度損失上座率下降。

後來贊助商找到中超,根據合約,這種情況已經違約,直接打了個對折,版權費只剩下40億。

說到底, 這其實不就是犧牲中超聯賽鍛煉國足新人嘛。

當時U23國家隊,足協看到了拿成績的希望,於是打起了自己的算盤。 最後的結果很搞笑,國足沒拿到啥成績,聯賽商業價值也大挫

今天的中超經營困難,都去怪恒大,怪上港,但怎麽不怪足協的u23新政,和後來犧牲中超的一系列新政呢?

俱樂部錢花了,投資出去了,等著回本,結果被搞了個盈利減半。

那可是40億!!

這種政策非常多,很多來到中國的大牌教練都覺得極其不適應這種搞死人的政策。

現在俱樂部解散這麽多,足協自己沒有責任嗎?

同時,我認為中國缺乏真正意義上的足球文化。

這種足協極端重視國家隊,忽視聯賽青訓的行為,本質上,是整個國民對於足球的心態投射 ,而足協的決策,其實很多時候也是被輿論壓力左右。

在我開頭那個問題,是否青訓唯一的目的是國家隊成績?是否聯賽是服務於國家隊的?國家隊成績是否是衡量中國足球成績的唯一指標?

我相信,網上90%的人都會覺得天經地義。

恒大拿了亞冠冠軍,國足成績不好,那有什麽意義呢?

他們本質上愛的是「為國爭光」的自豪感,和中國隊這種榮譽感。

這當然沒有錯。

但是他們本質上是因為愛國,他們並不愛足球本身 ,就像很多人誇了女排一輩子,實際上連女排規則都搞不明白,很多人提到中國乒乓球永遠的神,但一到乒超聯賽,送票都沒人去。

我認為中國其實包括乒乓球在內的很多運動,都不是真心的喜歡,否則為什麽乒乓球在一離開「國家隊」「為國爭光」之類的字眼,一到了乒超聯賽賽場上面,就上座空蕩蕩呢?為什麽平時幾乎就沒有幾家媒體報道乒超聯賽呢?為什麽乒超聯賽會關註度低到連贊助商都沒有呢?

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足球依然是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