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美國副總統卡瑪拉·哈裏斯幾乎扳倒了前總統當勞·杜林普在經濟問題上的優勢,令民主黨在關鍵州的表現更加樂觀。距離大選還有約40天之際,這兩位總統候選人的支持率仍咬得很緊。彭博新聞/Morning Consult在搖擺州進行的民調顯示,哈裏斯現在在內華達州的潛在選民中領先7個百分點,在賓夕法尼亞州領先5個百分點,在亞利桑那州、密西根州和威斯康辛州領先3個百分點,在北卡羅來納州領先2個百分點。兩者在喬治亞州打成平手。
2024年的美國大選,比好萊塢大片還要精彩刺激。哈裏斯從拜登手中接過接力棒後,原本選情不容樂觀,但她以敏銳的政治嗅覺,利用自己獨特的身份優勢和底層選民的稅收政策,一步步逆轉局勢,成功反超了杜林普。這場政治博弈,不僅僅是兩位候選人之間的對決,還牽扯到中美俄三國的微妙互動。哈裏斯,作為一名黑人與印度裔混血的女性,在種族多元化浪潮下有著天然的政治資本。美國的「白左」選民向來註重政治正確,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跨種族、跨性別的象征,仿佛這個國家「平權」的標誌。
自從哈裏斯被確認為拜登的接班人,選舉的形勢愈發撲朔迷離。雖然她在年輕人和一些少數族裔中贏得了不少支持,但政績卻似乎難以令人信服,面對杜林普這位經驗豐富的對手,她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盡管如此,最新的民調卻顯示出哈裏斯的支持率在逐漸上升,民主黨內的團結也讓她如虎添翼。支持者們歡呼雀躍,認為她可能在未來的競選中脫穎而出,成為黑馬。
據傳,哈裏斯早已在為2024年大選「布局」。她組建了一支由精英政策專家和競選策略師組成的團隊,並積極爭取黨內大佬的支持。或許,哈裏斯的崛起並非偶然,而是民主黨精心策劃的一場「政治豪賭」?美國這場「政治地震」的影響力遠不止於國內,更牽動著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歐洲盟友對美國民主制度的擔憂日益加劇,俄羅斯則在「隔岸觀火」,伺機而動。而對於中國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事到如今,局勢再明顯不過了,如果杜林普陣營不能作出重大調整,改變其競選策略,那麽共和黨將兇多吉少,在這種情況下,杜林普很可能會繼續打「中國牌」。到目前為止,杜林普的對華政策已經比較清晰了,歸結起來就是關稅大棒+談判交易。杜林普早就宣稱準備對所有進口商品全面征收10%的關稅,對中國商品則征收高達60%的關稅!此舉的目的非常明顯,旨在打擊中國的出口,並以此促進訂單轉移到美國本土企業或其他國家。
據央視記者獲悉,近日,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杜林普表示,如果在今年11月的總統大選中競選失敗,他不認為自己會再次參加2028年的總統大選。杜林普於1946年出生,現年78歲,到2028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將年滿82歲。在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宣布結束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前,杜林普時常用年齡問題攻擊現年81歲的拜登。
78歲高齡的杜林普曾經在2016年和2020年分別成功當選和連任美國總統。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大選中,他再次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但最終在激烈的競爭中落敗,未能連任成功。對此,杜林普表示,如果這次競選失利,他也許就不會參與2028年的總統選舉了。他的這番話無疑引發了外界的強烈猜測。從杜林普的年齡來看,到2028年大選時他將會年屆82歲,已經算是人到中年甚至偏老了。
杜林普的政治生涯,更像是一場豪賭。他以非典型的政治人物身份闖入華盛頓,打破了傳統的政治規則,也收獲了大量的支持者。他的支持者,大多是那些被全球化和技術變革拋棄的「沈默的大多數」,他們渴望改變,渴望一個強硬的領導人來維護他們的利益。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的數據顯示,美國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的分裂程度達到了歷史新高。杜林普的出現,加劇了這種分裂。
現在拜登馬上要退任了,也是為了能夠在任期間做一些政治成績出來,加大了針對中方的力度,尤其是在貿易關系上,拜登政府更是把翻臉不認人的行為做到了極致。盡管一次次表示要在訪華時跟中方好好談,加強兩國的關系。可是,不久又有了另一個態度。拜登政府恐怕是想在政任結束前,讓中國被美國吸一波血,以免落下在任時美國經濟出現危機的話柄。所以不管是杜林普還是哈裏斯,又或者是拜登,都不一定會讓中美關系破除緊張局面,解除對中方企業的制裁,反而只想從中國這些撈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