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籃球內線的腳步怎麽練習加強?

2021-02-22體育

我最早學打球那會,曾經對著錄像機一遍又一遍觀摩過一位傳奇巨星的腳步動作。學的這位老球迷應該都不陌生——塞爾特人傳奇內線麥克海爾,他的內線步伐絕對是教科書式的存在。

麥克海爾的進攻技巧簡潔細膩,步伐敏捷狡詐,與生俱來的長手長腳更讓他成了頂級的防守者。曾經每場平均26分而且入選一陣一防,完全算是攻防一體的頂級大前了。

麥克海爾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對籃球上下步的運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墊步(插步)上籃,這絕對是一個可以讓我們學到老,用到老的內線絕技。

麥克海爾原裝上下步

只可惜的是,大導我受天資所限,再加這些年的傷病不斷和一路狂飆的體重,腿腳開始零碎,早已無當年之勇。

大導山賽盜版上下步

說到我與這麥克海爾的上下步結緣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並且這個故事直到今天還在延續...


在我剛打球那會,我的籃球教練大老劉是一位NBA錄像帶重度收集者。在他心中,NBA最好的時代是八十年代的魔鳥之爭。

據說大老劉當年是一位潮男,蛤蟆鏡喇叭褲他穿沒穿過我不知道,但波浪頭是一定會有的,因為他是天生的自來卷。我們進校那會就曾被老劉一頭狂放不羈的卷發大背頭震撼過...

據說大老劉他二舅旅居美國,在八十年代中期給大老劉帶回了一個稀罕物件——錄像機。這台據說當時值三四千元的夏普GF777在大老劉手裏徹底成了寶貝,並且只幹一件事,錄NBA。

很多人都知道大衛史端捧著NBA錄像帶去央視的故事,都誤以為NBA在大陸的首播是1986年。其實早在1982年,中央台每周四播出的【體育之窗】裏已經開始有了NBA的一分鐘集錦。

然後到了1986年,中央台開設的【賽場縱橫】欄目終於播了第一部長達50分鐘的總決賽集錦,這其中的內容就是1985年NBA總決賽湖人對塞爾特人隊第六場比賽的錄像,。

而恰巧的是這個集錦被大老劉完完整整的給錄了下來,用他的話說,這錄像帶他看過不下於幾十上百遍。

所以,大老劉最尊敬的球星是拉利布特,最欣賞的內線是冰箱麥克海爾,而大老劉打球的球風用他自己的話說是魔術手莊遜。

大約十五年後,剛上高一也算是手長腿長一臉懵逼的我,懷裏抱著校隊發的45碼大回力,被大老劉帶到了體育教研室。

在一台21寸大彩電前,大老劉用他的寶貝錄像機給我們放了這場比賽的集錦。

「喏,這個綠衣服32號白大個,就是麥克海爾,你仔細看看他怎麽打的。腿怎麽別,身子怎麽轉,手怎麽放,下午還是到球場,你繼續練轉身跳投。「

明明學的是上下步,為啥要先練轉身跳投呢?用大老劉的話說,如果你跳投不準,對方不忌憚你的投籃,那他的重心就不會吃晃,那無論你什麽步都沒有空間去施展。

至今還記得大老劉教我的跳投細節,雙腳與肩同寬,屈膝腳尖發力,註意大臂小臂手腕三個九十度,五指中空托住球,起跳空中最高點出手。投完落地別後退,判斷軌跡抓籃板。

左右手籃下擦板投籃、轉身投籃、急停投籃、空位投籃,還有惡心的一分鐘自投自搶,更惡心的全場折返跑投籃...這些我幾乎從高一寒假練到暑假。

與此同時,他還喪心病狂的讓我跟著田徑隊練習了一年的跨欄和立定三級跳。不過這確實很有效果,我逐漸的感覺到自己的跳投開始變的遊刃有余,甚至在空中面對封蓋有了投籃的停頓躲閃。

快40的大導 這投籃姿勢可還行

在一個大雨後球場水跡未幹的黃昏,大老劉將我叫到球場上,手把手教我假動作的時機,教我探出腳步的發力,以及假動作後針對對方的反應,何時球從上面走,何時球從下面過。

訓練結束後,我們再次回到了體育教研組,邊看腰腹邊看錄像,大老劉突然問我「大個,看了這麽久,你有沒有發現麥克海爾其實也是有缺點的?「

我莫名的搖頭,傻乎乎的瞪著大老劉,心中暗想麥克海爾打球一晃兩三個照打二加一,牛逼到這份上有個啥缺點。

「麥克海爾個人能力毋庸置疑,但是他過於自信自己的手感了,很多時機吸引包夾後,他完全可以分球而不是強幹,有些球進了是很厲害,但那不是好球!」

大老劉慢慢摩擦著自己的寶貝錄像機,徐徐的跟我說道。

看我依舊有些不明白,他繼續補充著「我們打球不是為自己打的,而是為球隊。所以,打內線真正厲害的人能助攻不強打,真正的球星是將隊友的才華發揮到極致。單槍匹馬勝的了一時,勝不了一世啊!」

這一刻,大老劉似是陷入了沈默,仿佛回憶起了某些東西,而他的身影也逐漸在我眼前高大起來。我的籃球教練也許懂得不僅僅只是籃球。


故事說完了,說說訓練吧。籃球內線的步伐看似不難,實際對你的基本功要求很高。首先你得有穩定的投籃,沒有投籃再逼真的假動作也只是自娛自樂。

再則你得有穩定的籃下終結,否則你即使晃出了空間籃下打不進球也無濟於事。這裏推薦大家一個核心的籃下訓練技術——麥肯訓練法。它不僅是專業隊必練的基本功,更是幫助業余籃球愛好者提升終結能力的最好訓練之一。

麥肯單腳起跳左右終結訓練

麥肯雙腳起跳左右終結訓練

麥肯反向投籃終結訓練

麥肯雙球正面終結訓練

麥肯雙球反向終結訓練

麥肯左右勾手訓練

這種訓練最大的好處就是提升你的籃球手感,完善在籃下的終結方式,形成肌肉記憶。我建議以上六種訓練作為籃球初學者的主要訓練方式。

每個動作左右手各投進50球換下一個動作,每次的訓練總時長控制在兩個小時左右。長期以往的堅持,直到你籃下的左右手的訓練命中率達到90以上後,再酌情加入其它動作的終結。

如轉身後的終結,跳步後的終結,虛晃後的終結、對抗後的終結等等。這每一種都需要左右兩邊都可以熟練掌握,籃下的每一側左右手都要有完成終結的能力。

最後,身體素質是完成技術動作的基礎。下盤力量決定腳步完成度,核心力量決定轉身速度和假動作振幅,上肢力量決定對抗後出手穩定性。

這裏說的力量並不是健身常規的三大項,而是針對籃球所需要的專項性功能訓練。也不僅僅為移動中的力量、速度、爆發,更要有實戰所需的敏捷性、穩定性、協調性,對抗性訓練。

推薦大家認真看完下面的趙睿的休賽季專項訓練影片,難得的籃球運動員完整訓練流程。覺得簡單的,做完黑睿的開頭那組熱身再回來說話。

一個完美的內線腳步其實包含著很多東西,千百次基本功的錘煉,長期以往球場經驗累積,關鍵的是你要針對自身的特點開發技術動作。

打個比方,一個體重兩百多斤的內線,你叫他學加納特的轉身跳投就遠沒有練習約基奇的轉身勾手來的實惠。

其實,球星的技術永遠是球星的,單純模仿只學得其形,無法學得其神。

真正的技術是在你千百次重復後,在你的基本功身體素質到達一定水準後,透過實戰對位和觀摩學習,在結合自身特點反復訓練而形成的反射本能。

這其中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機緣,都會有自己的技術成型之路。如果你認真觀察,即使是在頂級的職業青訓裏,同一個教練同一種訓練體系他帶出的孩子技術特點也是不盡相同的。

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只要用心堅持,相信大家在球場上總會找到自己最擅長的技術動作。


PS:很多朋友常私信問我要籃球相關的教程文章影片,我公號大導精華裏有個實戰建議的小版塊,收錄了我閑暇撰寫的訓練幹貨,感興趣的關註下方的公號自行觀看,也歡迎大家與我一起討論關於籃球的所有問題。

籃球需要一些故事,我願身體力行!每天都愛寫點關於籃球的點滴,喜歡的有緣人可以關註大導我的公號【大導球肆】。

讓籃球陪著我們一起慢慢老去...

就醬,溜了溜了。

據說轉著溜可以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