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哦...裝弱不是想裝就裝的...
美國的籃球體系十分發達。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美國的業余體育聯合會(AAU)所辦的籃球賽應該是最出名的青少年籃球賽之一了。在這個聯賽中,AAU會根據年齡/年級分成12個聯賽級別,球員按照對應級別報名。
2011年的狀元秀歐神仙就曾經在這個聯賽裏大放異彩。
之所以舉歐神仙,是因為歐神仙代表了狀元秀一個非常重要的素質—— 進取心 。
高一高二時期,艾榮就讀於蒙基利金伯利學院。僅僅兩年的時間,就成為校史上第一位得分超過1000分的球員。
高三時,為了追求更大的挑戰而轉學到了聖柏德烈高中。
這是艾榮去大學時的運動資料:
美國的籃球體系早就已經發達連到境內的高中籃球名校都會有自己的球探。他們會時刻緊盯全美優秀的中學籃球運動員,隨時準備奉上獎學金挖人。
對於美國人來說,任何運動都是一個造星之夢。
看過選秀的人都知道,什麽時候開始造星成本最低?
當然是越小開始越劃算對不對?
美國人對於運動的癡狂是中國人所不能理解的——隨隨便便一場比賽都可以吸引到大量吃飽飯沒事幹的人的關註。
2021年時,體育內容公司Overtime成C輪融資, 金額達到8000萬美元 。投資者包括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加拿大藝人Drake、黑石集團、摩根士丹利,以及德文·布克、崔·楊格、基利·湯普森在內的眾多NBA球星。
這家公司是幹嘛的?
創辦和報道高中聯賽的 。
美國人的籃球夢,從初中升高中時候就開始了。
要是受到全美矚目,在高中時甚至就能拿到上億的商業合約。
其次,錢。
說破了大天,NBA是一份工作,只要是一份工作,就沒人會和錢過不去。
據統計,NBA球員的職業生涯平均只有 4.8年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球員可能只能完成一份為期四年的新秀合約,而這可能是他這輩子賺的最多的一份合約。
以目前的NBA新秀合約來看:
哪個順位領多少錢,明年加薪多少,這些早已制度化。因此,狀元秀在正常情況下一定領的比榜眼多,榜眼一定比探花多。
我甚至都不用拉出前十的順位,狀元的薪金是八號秀的兩倍;是三十號秀的五倍。
誰願意跟錢過不去?
第三,培養價值。
NBA本質上是個會員制的大公司,三十支球隊是一起吃大鍋飯的。
因此,NBA需要透過選秀制度來實作一些微妙的平衡。
強隊是需要出成績的,這也就是為什麽強隊的首輪簽會選擇更多已經成熟的即戰力球員;
而弱隊既沒有成績壓力且沒有什麽星光,所以他們需要培養自己的明星球員來吸引觀眾入場。
換句話說:
強隊沒有容錯率,而弱隊最不缺的就是容錯率。
而且,NBA還有一個不成文的慣例:
高順位選秀,選的是潛力 。
潛力是啥?天賦。
這也是為什麽坊間一直流傳「有喬選喬,無喬選鯊」的意義:
就這麽個靈活死胖子,換誰誰不要 ?
在沒有經過NBA強度洗禮的情況下,高位秀貿然去強隊是很容易泯然眾人矣的。
遠到米利西奇,近到維斯曼。你可以問問他們,手中的戒指對他們來說意義很大嗎?
一般來說,有心氣的高位秀都希望自己才是那個拯救世界的人,像德懷特手上的那枚戒指,09年拿和20年拿的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叫「老子才是超人」,後者頂多是個「終身成就獎」。
最後的最後:
心氣 。
強者之所以是強者,除了技藝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於勝利的渴望和透過自己的強大來獲得成就的執念——這才是 美式個人英雄主義 的極致,也是我們之所以熱愛80-10年代NBA的原因。
NBA的價值觀是由邁克爾·喬丹奠定而傳播到整個世界的 。
在看【最後一舞】的時候,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
我希望芝加哥可以像洛杉磯湖人,波士頓塞爾特人那樣受人尊重的球隊14年後,
VENI VIDI VICI
這種「折而不撓,終不為下」的壯麗 ,
又豈是看慣了巔峰抱團和打不過就加入的人所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