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德國經濟三大支柱,一根塌了、兩根裂了」?

2024-09-11體育

【文/觀察者網 楊蓉】

大眾汽車集團上周放出 考慮首次關閉其德國工廠 這一重磅訊息,再次引發有關這家德國企業以及德國對華所謂「風險敞口」的辯論。有西方專家借此炒作起「第二次中國沖擊」,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暴露出德國成功模式的缺陷,「德國多年來一直在喪失競爭力,現在這也影響到了德國經濟昔日皇冠上的明珠」。

美國榮鼎集團中德關系分析師諾亞·巴爾金(Noah Barkin)認為,德國在21世紀頭20年的經濟成就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來自俄羅斯的廉價能源、開放的全球貿易體系和極具競爭力的工業產品」。然而,「短短幾年間,第一根支柱已經倒塌,另外兩根支柱也出現了深深的裂痕」。

「中國企業成功,暴露德國裂縫」

根據大眾汽車集團2日釋出的聲明,為進一步削減開支,公司正考慮關閉其在德國的一家汽車制造廠和一家零部件廠,並終止自1994年實施的就業保護協定。有媒體指出,若付諸實施,這將是大眾集團自創立以來首次關閉本土工廠。

大眾汽車管理董事會主席奧博穆(Oliver Blume)給出的理由是,隨著大環境更加困難,新競爭者進入歐洲市場,德國作為制造業基地的競爭力進一步下滑,大眾汽車需要「果斷行動」。他8日向德國【周日圖片報】形容,整個歐洲汽車工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局面,「蛋糕越來越小,而分蛋糕的人卻越來越多」。

2018年至2024年(1月-7月)歐洲乘用車銷量路透社制圖

香港【南華早報】9日說,在一些經濟學家和分析師看來,這是來自中國的「殘酷競爭者」迅速進軍海外市場的最新跡象。

諾亞·巴爾金(Noah Barkin)認為,德國在21世紀頭20年的經濟成就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來自俄羅斯的廉價能源、開放的全球貿易體系和極具競爭力的工業產品」。然而,「短短幾年間,第一根支柱已經倒塌,另外兩根支柱也出現了深深的裂痕」,中國在這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報道稱,中國企業競爭力的崛起,暴露了德國經濟成功的裂縫。巴爾金說:「在德國曾經占主導地位的行業,從汽車到機床,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這對德國經濟和就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電動車市場研究公司「鄧恩洞察」(Dunne Insights)的數據顯示,從2020年到2024年,德國汽車公司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從19%下降到了16%。2017年至2024年,大眾汽車在華銷量從400萬輛降至250萬輛。去年,比亞迪超越大眾,成為中國銷量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同期中國企業的銷量從42萬輛激增至360萬輛。

與此同時,數據顯示,德國汽車企業正在加倍加大在中國的投資。2024年上半年,德國在華投資73億歐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相當一部份來自德國車企。從海關總署數據來看,今年前7個月德國對華出口同比下降超過11%。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8月公布的數據,德國對華貿易呈現逆差,逆差總額為253億歐元。

又炒「第二次中國沖擊」?

【南華早報】說,上述發展都為那些預測「第二次中國沖擊」到來的聲音提供了更多輿論上的攻擊彈藥——這是20年前所謂「第一次中國沖擊」的續集,當時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美西方炒作渲染稱,中國的出口增長帶來了外包浪潮和美國制造業的空心化,而這一次是關於關鍵高科技產業的出口工業能力。

總部位於倫敦的智庫歐洲改革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桑德爾·托杜瓦爾(Sander Tordoir)宣稱,所謂「第二次中國沖擊」的行程「已經開始」,但與前一次不同,對德國等經濟體而言,這次「沖擊」的表現不僅僅在於進口激增,也與喪失出口市場有關。

托杜瓦爾聲稱,在過去兩三年裏,德國對華出口占德國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已經給德國經濟造成了約0.5%的損失,而且還有更大的下降空間。他批評德國總理朔爾茨與眾多車企高管共同抨擊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加征關稅的舉措,稱「德國政府不應將在華經營的德國企業的利益等同於德國經濟的利益」。

不過,路透社9日最新報道透過對7名大眾汽車內部訊息人士、投資者和分析師的訪談得出結論,雖然在華業績不佳、電氣轉型緩慢等挑戰已經困擾了大眾汽車一段時間,但令大眾進一步感到危機、突然宣布可能關閉德國工廠的是最近的兩個事態發展:歐盟關稅和降價虧損。

報道說,輿論越來越擔心,如果歐盟繼續按計劃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高額進口關稅,包括比亞迪、奇瑞和零跑汽車在內的亞洲競爭對手可能會加快在歐洲建設產能的計劃。另一方面,大眾汽車最近下調了多款車型價格,以應對更激烈的競爭,集團勞資委員會(工會)主席達尼埃拉·卡瓦洛(Daniela Cavallo)稱,此舉使大眾損失了數億歐元的利潤。

大眾汽車內部的一名訊息人士稱,降價振幅不僅超過了最初的預期,而且還讓管理層相信,德國的高成本基礎正在危及大眾汽車與更加靈活的競爭對手競爭的能力。由於此事的敏感性,該訊息人士拒絕透露身份。大眾汽車拒絕發表評論。

「德國必須痛下決心,保住中國市場」

長期關註汽車行業的德國華裔媒體人李德輝(Felix Lee)認為,大眾的困境與其在中國市場業績不佳直接相關。「中國是大眾最大的單一市場,每兩輛大眾車就有一輛是在中國銷售的。而大眾目前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迅速縮水。2022年前大眾還是領頭羊,現在已經被比亞迪遠遠超過。」

李德輝5日對德媒表示,大眾的問題是在電動車領域明顯落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只有2%-3%。同時燃油車在中國的銷售也在走下坡路。「大眾看到,要想在與中國同行的競爭中不敗下陣來,就必須大力投資研發電動車,大眾在德國要緊縮開支,也是為了能在中國加大投資。」

盡管如此,業內專家對大眾汽車或整個德國汽車業並不同情。【南華早報】9日說,在談到德國車企無法與中國對手競爭時,他們不可避免地會說到一個雙關語:德國車企「在方向盤前打起了瞌睡」(俗語asleep at the wheel,泛指粗心大意、懈怠)。

「沒有中國市場,大眾汽車就不會成為現在的大眾汽車。」市場咨詢公司中國汽車洞察(Sino Auto Insights)的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塗樂說,「他們50%的利潤來自中國,所以他們並不是沒有從中獲得任何好處。我覺得他們想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但在過去的35年裏,他們一直在數錢。」

李德輝的父親李文波是原德國大眾第一任駐京首席代表,也是大眾汽車進入中國市場背後的關鍵人物。在去年出版的【中國、我的父親和我】中,李德輝曾斷言,「過去中國需要大眾,今天大眾需要中國」。如今,他依舊抱有同樣觀點。

李德輝認為,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仍將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汽車市場,如果不能在中國成功,在全球市場也無法躋身前列。因此德國車企和政治決策者必須痛下決心推進向電動車的轉型,不應再顧戀燃油車,「因為中國已經轉向了電動車」。

他補充說,像大眾這樣的德國車企,當然有雄厚的技術和人才基礎。但是在中國,研發的進展速度非常之快,尤其是在電池和軟件開發兩個關鍵領域已經遙遙領先,「拼速度肯定不是德國工程師的強項」。

德國Ifo經濟研究所汽車行業專家阿妮塔·韋爾夫爾(Anita Wölfl)表示,這不是德國汽車業第一次遇到危機,也不會是最後一次。Ifo經濟研究所工業經濟和新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奧利弗·法爾克(Oliver Falck)則坦言,電氣化轉型是艱難的,德國汽車行業還要度過一段很長的「饑渴期」才能迎來轉機。但他對未來仍抱樂觀態度,盡管德國車企「不會再保有從前那麽高的市場份額」。

警示「德國成功模式的缺陷」

圍繞大眾汽車關廠的討論也引發了關於德國整個國家經濟健康未來的問題。

「德國作為汽車超級大國的形象受到大眾汽車緩慢衰落的打擊」,彭博社5日說,大眾汽車的故事實際就是戰後德國的故事,二戰後的德國從一個滿目瘡痍的國度變成了地區最大的工業強國,進入21世紀後,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也幫助它擺脫了競爭對手底特律的命運。但隨後,它迎來了危機。

報道指出,2017年德國工業產出迎來高點,此後受中國先進制造業的崛起沖擊,以及新冠疫情、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後切斷廉價天然氣進口等接踵而至的危機所侵蝕。

德國工業生產指數水平(不包括建築業)彭博社制圖

德媒稱,數據顯示,德國汽車制造業的商業氣氛8月明顯慘淡。Ifo經濟研究所公布的一項企業問卷顯示,德國汽車行業商業預期指數8月跌至-40.5點,低於7月的-29.5點。汽車行業專家韋爾夫爾告訴路透社,德國汽車業的信心正在「直線下跌」。原因是企業對未來6個月的訂單形勢極為悲觀。

此外,朔爾茨領導的執政聯盟三黨日前在兩場地方選舉中再次遇挫,也被認為對德國政府當前政策提出更多挑戰。本月1日,德國極右翼選擇黨以32.8%得票率贏下圖林根州議會選舉,在薩克森州也成為州議會第二大黨,得票率達30.6%,與第一大黨基民盟(CDU)挨得很近。

彭博社指出,從長期來看,隨著2025年聯邦大選的臨近,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選民的不滿就成了德國需要面對的問題。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德國能否創造另一個經濟奇跡:從以出口為主導的汽車大國迅速轉型為清潔能源大國。

「大眾汽車的衰落史,一個關於落後於時代的警示性企業故事,反映了德國成功模式的缺陷,也讓人懷疑歐洲經濟能否繼續在歐洲大陸保持領先地位。」報道提到,數十年來的投資不足、基礎設施老化和繁瑣的政府手續,都讓德國缺乏作為企業所在地的吸重力。

荷蘭國際集團(ING)宏觀研究主管卡斯滕·布熱斯基(Carsten Brzeski)表示,大眾汽車的最新決定凸顯多年來德國經濟停滯和缺乏結構性改革的後果,「如果這樣一家產業巨頭不得不關閉工廠,這可能是遲到已久的警鐘,要求德國大幅調整經濟政策」。

布熱斯基指出,大眾汽車的問題部份是由其自身錯誤的商業決策而造成的,但大眾汽車也是德國作為商業中心面臨巨大困境的一個很好的例證。「德國多年來一直在喪失競爭力,現在這也影響到了德國經濟昔日皇冠上的明珠。」

不過,也有人主張,現在就否定德國作為工業領頭羊的地位還為時過早。在德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莫妮卡·施尼策爾(Monika Schnitzer)看來,如果德國企業在控制成本的同時,能夠利用最新技術和高質素產品脫穎而出,就能「繼續取得成功」。

施尼策爾說:「德國仍然有許多世界市場的領導者,尤其是主導利基市場的所謂‘隱形冠軍’們。」所謂「隱形冠軍」是由德國經濟學家赫爾曼·西蒙1990年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具有全球性或區域性細分市場領袖地位的中小型企業,但這些企業往往幾乎不為公眾所知。據統計,德國擁有超過1300家「隱形冠軍」企業,占全世界「隱形冠軍」企業總數的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