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馬保國事件是不是說明中國武術真的不行?

2020-11-10體育

要是沒有太極拳這三個字,我還以為馬老師是新東方畢業,自創混元菜系,搞出了一個叫耗子尾汁的究極惡魔果實…

馬大師的短影片也很有意思,2分47秒,說了短短不足800字,資訊量極大...

回歸正題,講講武術在中國的古代發展史。

武術在中國古代的發展史可以簡單概括為: 早期打野,後期打架;早期武術和軍事混為一談,後期文武分途,武術向龐混成發展,形成了諸多流派和花式技巧。

畢竟新舊石器時代人類發展水平較為原始,天天要用棍棒跟野獸搏鬥以求生存,這時的狩獵行為勉強可以稱為武術,所以當時猛男撿樹枝都是被迫積累打野經驗。隨著私有制產生,人與獸的搏鬥逐漸減少,部落沖突成為常態,早期的打野經驗轉化為人與人戰鬥的攻防技藝。

到了西周晚期,拿武術作為生計的職業武者開始出現,原來是只有貴族才能練習,這也就標誌著武術脫離了原來的貴族特權教育。進入春秋戰國,武術發展迎來了第一波波峰,有幾個原因:

1.鑄鐵柔化技術在這時期產生,像宛城(河南南陽)、邯鄲都是著名的冶鐵城市。技術進步帶來了兩個影響,一是鐵農具大規模套用,耕地效率高了,人們能吃飽穿暖,可以發展點其他愛好,比如沒事打個架;二是兵器革新,比如劍的興起,帶來新的使用方法,這時候有很多劍士和俠客,比如我們都知道荊軻刺秦的故事。

2.禮崩樂壞,諸侯爭霸,高頻率、大規模戰爭需要大量人力,更需要習武之人。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說:

於子之鄉 , 有拳勇股肱之力 , 筋骨秀出於眾者,有則以告 , 有則不告 , 謂之蔽才,其罪五

有勇不薦是要治罪的,這就激發了民間習武的風氣,也給平民武士帶來了一定的政治地位。

秦漢大一統之後,統治者擔心百姓以武犯禁,像秦始皇就把天下兵器收繳起來,統一銷毀了,並且限制民間武藝活動,習武只能選擇月黑風高的時候,但沒有兵器耍反而促使了拳術的興起,人人都練練接化發。

隋唐之後,禁武有所松動,當時少林寺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並且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少林武術成為一時代表。說到少林武術很有意思的一點,我們看後來影視作品,少林武僧都用棍,武當派都用劍,倚天屠龍記裏張三豐使的是太極劍法。

為什麽會有這種印象呢?其實這體現了武術兵器和宗教文化的融合。道教本來就是用劍作為驅鬼除妖的法器,講究誅邪,要斬幹凈,所以要以劍施法。而少林作為佛教聖地,要普渡眾生,慈悲為懷,講究降魔,打而不殺,所以持棍。

到宋元時期,武術發展迎來了第二波高峰。日本學者內藤湖南認為,富有商業氣息與市民生活情趣的城市精神於宋代興起,我們從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就能看出宋代的城市繁華。

得益於裏坊制度被打破、宵禁制度消失,宋代城市提供的自由氛圍,培育起了勾欄瓦舍等新的城市世俗文化空間,從而促進了武術社團、武術遊戲、武術表演等身體活動的發展。武術逐漸藝術化、表演化,並且與戲劇、體育融合,成為市民娛樂生活的一種形式,【東京夢華錄】中就有對這種表演的記載。

另外要多說一點的是:宋代戲劇是中國藝術史的重要節點,武打場面的武戲開始成為戲劇表演最核心的部份,影響了後來的戲劇發展。

除此之外,宋代冶金技術也有突破,以煤煉鐵、灌鋼和鋼鐵冷鍛技術的推廣,也讓兵器的種類豐富了起來,就開始有了我們常說的「十八般兵器」的說法,比較早的文獻是1208年(嘉定元年)南宋人華嶽寫的一本【翠微先生北征錄】:

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

他就認為峽谷裏ADC最重要。元代之後,十八般兵器或者十八般武藝的說法廣泛流傳在戲曲和小說之中。讓我考考你,你知道這十八般兵器都是指哪些武器嘛?

【水滸傳】第一回就寫道:

史進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簡、劍、鏈、撾(zhua),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一一學得精熟

你要知道施耐庵不僅是元末明初有名的文學家,可能也是隱藏的習武高手,當時他可是跟著張士誠一起起兵反元,他的徒弟羅貫中(【三國演義】的作者)也在張士誠的軍隊裏作幕僚。所以,施耐庵對武藝的了解應當很深,【水滸傳】小說有一定參考價值。對十八般武藝還有很多不同說法,感興趣可以去翻翻【中國武術大辭典】。

最後在明清時期,武術發展到達第三波高峰,這一時期的特殊背景在於白銀本位化。隨著1567年明代隆慶開關,一直到晚清,沿海貿易港口解除海禁,商路開辟出來,白銀大量湧入,毫不誇張的說,那時候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貨幣都流向了中國。

大規模商貿伴生而來的是劫匪和海盜橫行,也就催生了保鏢行業的興起。對於東南沿海倭寇海盜的盛行,很多抗倭的軍人回到各自故裏,創編拳術,並且在宗族間快速傳播,鼓勵宗族中的青壯年習武,保衛宗族產業。在內陸經常有盜匪在重要商路劫財勒索,這也就催生了最早的一批鏢局,連朝廷有時都要從鏢局招募兵源。

顧秉謙【明神宗實錄】:

萬歷四十四年二月丙寅(公元 1616 年 2 月 11 日),河南道監察禦史盧謙上書建議朝廷在臨清招募民間練武好漢,補充兵源,曰:「職謂山東之中尚遺東昌之臨清。蓋臨清以護送標客為生業,其習於武事,無人不然。職素遊齊、魯,聞之有日。舊秋詢之撫臣李長庚,亦言招兵無如臨清,則臨清亦當多募也

魏禧【兵跡】:

善騎射,用駿馬、小箭。箭曰雞眼,馬曰遊龍。往來飛馳,分毫命中。巨商大賈,常募以護重貲

這就是說臨清有職業鏢客,而且武功高強,善於騎射,箭有名字叫雞眼,馬叫遊龍。射雞眼,騎遊龍,怎麽看怎麽覺得這是充錢買了皮膚。

再加上明清出版業興盛,大量專業拳譜、兵法秘籍出版面世,武俠文學興起,比如【三俠五義】【七俠五義】【唐鐘馗全傳】,讓人們對武術有了更多的認知,江湖不僅存在於真實世界,也存在於人們的想象之中,小說人物的勇猛果敢、重情重義也感染了無數不會功夫但心向往之的人們,這就是馬保國大師掛在嘴邊的武德呀。

最後讓我們再談談武德。武德是中國武術倫理觀的核心,上面說武術誕生之初講求「 打」,但是最終武術又追求「 不打「,這不就矛盾了嘛,這才是中國武術最獨特的文化內核。

「打「代表了武術實用性的一面,打的目的在於克敵制勝,影視作品裏武林高手常常是不輕易出手,而一旦出手必然非死即傷。馬保國大師錄影片時候不就鼻青臉腫的,符合行家出手規矩。

而」不打「是中國中庸之道,講求整體和諧的體現,超脫打殺才是中國武術更高層次的追求,也是武術之道的最高境界,同時這也是刻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骨子裏內斂、尚合、尋天道、養品性的文化DNA。

【易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才是中國武術最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