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不降薪的,我其實覺得無所謂。中超真的要進行薪資上的改革,無非兩個方向:
一個,繼續像現在這樣搞一刀切和支出帽;
另一個,設立總薪酬上限和財政公平法案,透過收入來限制支出。
除此之外,對於中國職業聯賽而言,還有一條更重要的,那就是對職業俱樂部設定保底薪金和在過準入的時候直接查流水,確保底層球員能夠真實地拿到薪水,而不是只是合約上的一串數碼或者白條。
否則,
仍然只是一張空文。
至於管辦分離麽,
聽聽就可以了,沒必要當真。
最接近管辦分離的應該是陳碼頭的上台,作為第一個非體育系統出身的足協主席和第一位專職的足球協會主席,理論上他可以帶來一些新氣象;
現在麽...
我們的宋主席仍然是遼寧省體育局的一把手,他不像陳碼頭一樣給遼足謀福利或者像CBA管辦分離時遼籃消極應對CBA公司時就謝天謝地了,
至於中足聯的籌備,
基本上也就是個笑話,反正我是沒法信中超公司這種六任掌門全體唱【鐵窗淚】的地方會放權給到一個看起來很有必要的職業聯盟。
而且,
即便降薪,也必須要警惕像平移合約(如張琳芃和蔣光太轉會去碼頭)和出台規定之前一天壓哨續約(如碼頭2600萬歐元續約奧斯卡)的操作出現,
我也並不是很相信足協的保密能力和執行力度。
除了節流之外,
更重要的還有開源。
第一個問題,如何想辦法把各級聯賽的版權賣的更貴一些;
第二,如何吸引更多球迷入場觀看;同時,還要確保上座率不會被某些客觀因素卡死;
第三,Nike和中國足協的合約馬上也要到期了,足協是否能夠忍住大合約的誘惑,不簽打包合約?各俱樂部是否能夠摒棄掉混日子的想法,自己去談球衣合約呢?
第四,俱樂部能否用心經營自己的球隊文化和周邊產品,創造出更多的收入呢?
所以,
說是改革,
最大的可能,
仍然是換湯不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