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屆聯合國大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期間,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格林菲爾德宣布,美國支持為非洲國家設立兩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為小島嶼發展中國家設立一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儼然一副「從諫如流」的姿態。然而,格林菲爾德同時對媒體表示,華盛頓不支持將一票否決權擴大到安理會現有的5個常任理事國之外。顯然,美國的「慷慨」是有不能觸碰的紅線的——安理會無論怎麽改革,都不能動了美國的權力「芝士」。
美國白宮近年來多次提出要援助非洲。但是,美國援助非洲的目的是什麽呢?是因為聽到了廣大發展中國家要求更多參與全球治理的呼聲,出於道義原因給非洲國家一個發揮更大作用的機會?還是看中了非洲的人口、資源、市場,想拉攏非洲主要國家當它的「白手套」,確保美國能繼續操控非洲事務?又抑或是出於霸權主義者的傲慢與小肚雞腸,要對沖新興大國幫助非洲國家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讓非洲始終充當美國的棋子?
2021年6月,美國帶領七大工業國組織其他成員國提出所謂「重建更好世界」倡議,宣稱「民主國家」要加大對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開發所謂「高標準的」「價值觀驅動的」基礎設施專案。在白宮發表的這份檔中,第一句話就是:「拜登總統與七大工業國組織首腦會晤,討論與中國的戰略競爭和幫助中等及低收入國家解決巨大基礎設施需求。」由此可以看出,美國並非真心想幫助發展中國家搞建設,並非真心想努力提升發展中國家民眾福祉,它推進國際合作的言行,顯現的還是其一貫秉承的大國競爭的底層邏輯。通俗一點兒說,如果中國沒有提出並真誠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美國是不是永遠都想不起來這個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還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
而且,世人若是想以「言出必行」的普通道德準則來要求美國,就有些過於幼稚了。僅僅在所謂「重建更好世界」倡議提出一年之後,美國在2022年6月又提出了「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系」(PGII)倡議,對前者進行了重新打包,承諾向發展中國家投資的金額,短短一年裏就從40萬億歐元(約45萬億美元)變成了6000億美元,「跳水」振幅堪稱驚人。根據披露出來的專案清單,美國是將現有的援外專案塞進了PGII倡議,歐盟承諾的3000億歐元恰好是其基建計劃「全球門戶」的目標金額,日本承諾5年內對PGII倡議貢獻650億美元,也與其現有基礎設施對外援助規模相當。實際上,這個PGII倡議除了一個名頭之外,沒有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任何一分額外的收益。而這個倡議的旗艦工程——橫跨非洲、長達1300公裏的洛比托走廊鐵路,也同樣是名遠大於實。盡管開了許多的會,宣傳了無數次,但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金馬倫·安德森指出,「美國至今還沒有鋪設一英寸的鐵路」。
長期以來,美國在對外援助時「口惠而實不至」,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在促進非洲發展方面,從奧巴馬政府的「電力非洲」倡議,到杜林普政府的「繁榮非洲」倡議,每個總統都有不止一套說辭,但從未產生過任何可見的、可驗收的成效。而美國在掠奪發展中國家資源方面,卻從來是手不軟、臉不紅的。這也導致眾多發展中國家,甚至包括美國的不少盟友,都不敢也不能把美國視為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今年上半年,西非一些國家驅逐美法德等西方國家駐軍的行動,就表明了非洲國家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不滿已經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事實證明,美國政府再怎麽吹噓其對發展中國家援助的力度,都不足以說服人心,再怎麽在政治上經濟上「畫大餅」,也忽悠不來多少擁躉。1300公裏長的洛比托走廊鐵路沿途只設了5個站點,其目的顯然是盡快將非洲的礦產從礦區運到港口,並盡可能減少與當地居民的接觸。這樣的思路還是美國以往投資非洲的老一套——讓非洲大陸只生產未經加工的工業原料和不可食用的經濟作物,把非洲國家鎖死在美西方國家廉價的初級原料產地地位上。美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慷慨」早就標好了價格,對每一塊美元的投入都進行了貪婪的算計,而且它自己都不能保證援助數碼不會再次縮水,大肆吹噓一番也只能是自己騙騙自己而已。
「重建更好世界」,說得多漂亮啊,然而,現實卻是,更好的世界還沒重建呢,重建計劃就先遭到了「重建」,你說這諷刺不諷刺?
_81)出品
文字:田曉宇
漫畫創意:王粲 李慶桐
漫畫制作:段穎
編輯:王麗娟 李慶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