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不起撿垃圾的,認為這些都是活不下去的窮人,其實,在中國很多撿垃圾的並不一定都是窮人,相反,他們的生活很富裕!
2021年,上海一位老奶奶因撿垃圾並堆積在家中及樓道裏,引發鄰居不滿並被告上法庭。本以為這位老奶奶是過不下去才去撿垃圾的,誰知鄰居們透露,這位老阿姨名下擁有多套房產,每月還有近兩萬元的租金收入。
有意思的是,她卻熱衷於撿拾廢品,撿來的垃圾都堆在樓道裏,導致臭味撲鼻,還有引發火災的風險。鄰居們多次協商無果後,只得將其告上法庭,經過法院強制執行,共清理出15輛大卡車的廢品。老奶奶最終表示將不再撿拾垃圾,並會將房屋裝修後出租或自住。
有人靠拾荒成功逆襲,著名的北京「破爛大王」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北京昌平區喬保鋒的老家原來在河南省固始縣,父親早逝,家境貧寒。1985年,年僅15歲的他只身來到北京昌平區打工,因身材瘦小只能從事篩沙子等體力活。沒活兒的時候就四處撿破爛,撿著撿著忽然他發現自己賣破爛的收入比篩沙子的薪金還高,於是開始專職撿破爛。
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加上當時北京大興土木,工地上垃圾不少,於是喬保鋒的廢品回收生意逐漸做大,資產也迅速積累。到了30歲,他已經成為了擁有千萬家產的富翁,被人稱為「破爛王」。要知道這可是2000年時的千萬富豪,那時北京3環房價每平米是3500元。
大概是撿破爛上癮,喬寶峰後來飄了,偽造國家證件外加偷電入獄。不過他的人生相比於大多數人都精彩,喬保峰先後娶了三個媳婦,生了6個子女,一個窮小夥算是靠撿破爛逆襲了。
能做到喬保峰這樣的畢竟很少,但是撿垃圾,混個溫飽在中國絕對沒有問題,特別是在大城市。
這是怎麽做到的?
當下,商品的過度包裝現象日益嚴重,這不僅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也助長了商業欺詐的風氣。然而,這一看似不良的現象對拾荒者卻是一件好事。
以月餅為例,每逢中秋佳節,市場上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月餅禮盒,這些禮盒不僅外觀精美,包裝豪華,有的甚至配備了精美的餐具、茶葉等附加品。實際上,這些過度包裝的月餅禮盒在消費者手中往往只停留幾天時間,隨後便被丟棄到垃圾桶中。
對於拾荒者來說,這些被丟棄的月餅禮盒就成了他們的「寶藏」。拆解這些禮盒,將裏面的塑膠、紙張、金屬等分類回收,賣給廢品收購站,由於月餅禮盒的包裝材料往往質素較好,因此回收價格也相對較高。
一些拾荒者表示,每年中秋節期間,他們透過回收月餅禮盒等過度包裝的商品,能夠獲得一筆不小的收入。這些收入雖然不高,但對於生活困難的人來說,卻是一筆重要的經濟來源。
網購也給拾荒者們帶來了機遇。不知道你家門口有沒有一些老人經常翻垃圾桶,不要小瞧他們,一天至少能撿三四十元。勤快一點的開著電動小三輪跑臨近幾個小區,一天收入上百元也是可以的。
早上撿完垃圾,送孫子孫女上學,下午還能去打牌,晚上回家還能靠撿垃圾的錢買菜補貼家用。這些老頭老太太穿的都比較幹凈,家裏的子女可能有一份好工作,真的沒有強迫他們去撿。
關鍵是有些垃圾它真的很有價值,網購的外包裝紙箱,還有外賣的餐盒、飲料瓶子是這些拾荒者最愛撿的。可以說,中國的紙張塑膠回收再利用,這些拾荒者貢獻了起碼80%的力量。
每個城市的垃圾回收系統還沒有這些老頭老太太管用嗎?
沒辦法,城市垃圾的體量實在是太大了,以北京為例,一天會產生2.77萬噸的垃圾,這些垃圾會被送到各級處理站,在處理站上會有一個傳送帶,垃圾經過傳送帶以後由工人挑揀可回收的。
人工挑揀,速度很慢,而且調出來可回收的垃圾是工廠統一賣的,工人只拿死薪金,這個動力就沒有拾荒者強了。拾荒者撿到一個鋼筋頭賣出去就是自己的,垃圾處理站工人可不是這麽想的,少動下手節省精力,所以處理站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可回收垃圾浪費掉了,塑膠會被投入焚燒爐發電,要不然就是深埋。某種程度上,這些拾荒者也為城市環境建設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