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央視記者觀察丨在巴以沖突中「走鋼絲」 美國還能走多久?

2024-10-08社會

當地時間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持續一周年。在過去一年中,美國透過軍事、外交和經濟援助等渠道介入巴以沖突,在這場沖突中 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央視記者 劉驍騫分析稱,隨著巴以沖突的持續, 美國在「以色列軍事支持」和「呼籲和平與克制」之間走鋼絲的局面日益明顯

04:09

美國在這條微妙的平衡線上到底還能維持多久是外界關註的問題。同時,一個月後的美國大選,很有可能也將成為這一問題的關鍵轉折點。

援助

向以提供先進武器等大量援助

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美國一直是以色列的關鍵盟友,向以色列政府 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援助 ,特別是一些先進的武器系統,像是「鐵穹」導彈防禦系統,在暴力升級期間,該系統攔截了數千枚從加沙發射的火箭彈。

僅在2023年,美國就承諾向以色列 提供超過3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這也是兩國長期協定的一部份。這些援助包括從 先進戰鬥機到精確制導武器 等各種裝備,來確保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優勢。

在最近的沖突升級中,美國政府重申了對以色列的支持, 堅稱以色列有權自衛 。但是,這一立場在國際和美國國內都引發了批評,尤其是在加沙的平民傷亡引發了全球關註。

外交

在巴以問題上「拉偏架」

在外交方面,美國雖然在言語上呼籲緩和局勢,但在 行動上展現出更為復雜的情況 。例如,美國以以色列的安全和需要為理由,多次在聯合國安理會 否決 了針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行動的 批評性決議

本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十次前往中東 ,頻繁與區域夥伴接觸,奔走於以色列及其鄰國,如埃及和約旦之間,但都未取得實質性成果, 沒有找到一個持久的解決方案

很大原因是美方在巴以問題上 始終「拉偏架」 ,沒有對以色列施加同等壓力,特別是在平民傷亡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也沒有要求以色列停止軍事行動。

隨著緊張局勢升級,美國也 加大了在中東的軍事存在 。最近幾周,美國國防部向地中海東部增派了海軍力量,包括航空母艦,表明美國已做好應對沖突進一步升級的準備。部署的軍力既是展示武力,也是對伊朗或黎巴嫩真主黨的威懾。美國在該地區的存在不僅是為了安撫以色列和美國的地區盟友,也增加了更大軍事對抗的風險。此外,駐紮在科威特、巴林和卡塔爾的美軍也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準備在沖突蔓延至鄰國或直接威脅美國利益時迅速部署。

美國大選

影響巴以沖突未來發展

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選舉對巴以沖突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在美國,支持以色列是兩黨長期的政策基礎,但選舉期間,候選人對這個問題的立場可能變得更加微妙。

對民主黨而言,拜登政府的政策相對傳統, 繼續給予以色列軍事支持,但也承受著黨內一部份人的壓力 。這些人呼籲美國在支持以色列的同時,更多關註巴勒斯坦的人權狀況。而且親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持續在美國主要城市爆發,示威者要求停止對以色列的援助,並呼籲采取更加平衡的沖突處理方式,這給拜登政府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共和黨方面,傳統上 強烈支持以色列 ,並且 對巴勒斯坦的支持非常有限 。如果共和黨候選人獲勝,那麽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將更加堅定,且可能減少對巴勒斯坦問題的關註。美國前總統杜林普在任期內曾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標誌著對以色列強烈的政治支持,如果共和黨在選舉中勝出,類似的強硬政策可能會回歸。

©2024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特許,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