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 : 劉先生,對於南韓總統尹錫悅在短時間內宣布實施緊急戒嚴然後又撤銷戒嚴令一事,你怎麽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 確實,尹錫悅在昨天晚上短短幾個小時之內,先是突然宣布後又被迫撤銷緊急戒嚴令,使得這一事件看起來更像是一場政治鬧劇。不過我認為,從本質上來看,這場政治鬧劇仍然可以定性為,尹錫悅掌控的行政權對立法權的一場未遂政變與軍變。
我之所以將它定性為一場未遂的政變與軍變,這背後的原因就在於,雖然根據南韓的憲法,總統尹錫悅有權力宣布緊急戒嚴令,但是這背後的問題在於:
第一,尹錫悅宣布的這個緊急戒嚴令不具有正當性 。因為根據南韓憲法,只有「當國家處在戰爭、動亂事件,或類似的國家緊急事件下,需要軍事需求或維持公共和平與秩序時,總統才可以根據法律規定宣布戒嚴」,但當時的南韓並沒有處於這樣一種緊急情況下。
第二,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令時的程式不合法 。根據南韓憲法,尹錫悅在宣布戒嚴令之後必須要立即通知國會,同時國會也有權對此進行表決,然而尹錫悅不僅沒有按照程式通知國會,反而是命令軍隊封鎖國會大廈,阻止議員就此進行表決。
第三, 當然更為關鍵性的是,在西方式的政治體制下,無論政黨之間的分歧有多大,也無論是行政和立法權鬥得有多兇,都必須堅持一條最為基本的底線, 那就是軍隊必須要保持中立,總統不能調動軍隊來介入內部政治鬥爭。 否則的話,就是屬於政變與軍變,甚至是屬於對整個憲政體制的徹底顛覆。 或者說,它就意味著,尹錫悅不僅僅是在跟南韓的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鬥,也不僅僅是在跟南韓的國會鬥,而且是在跟整個體制作鬥爭,跟主張維護這個體制的南韓主流民意在鬥。
我認為,這就是在宣布緊急戒嚴令之後,不僅引起了在野的共同民主黨激烈反彈,甚至連尹錫悅所在的國民力量黨也跟著集體倒戈,以及南韓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抗議,並最終導致這個緊急戒嚴令只維持了幾個小時的原因。 而這背後不僅反映出尹錫悅個性上的沖動和政治上 的不成熟,而且反映出在這場朝野以及行政與立法權的激烈鬥爭當中,尹錫悅已經黔驢技窮,才會慌不擇路出此下下策。
直新聞 : 那在你看來,因為南韓總統尹錫悅突然宣布實施緊急戒嚴令而導致的這場未遂政變與軍變,這背後的根本性原因又在哪裏?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 我認為表面上看來,這背後的原因是執政黨與在野黨的惡性黨爭,以及行政權與立法權的惡性政爭。而且在這場惡性的黨爭與政爭當中,無論是在野的共同民主黨還是在朝的國民力量黨,無論是尹錫悅總統還是在野黨的領袖李在明,無論是尹錫悅掌控的青瓦台還是李在明控制的南韓國會,其實都不是省油的燈。
大家可以看到,自從尹錫悅當上總統以來,雙方的這場惡性政治鬥爭不僅沒有消停過,而且是愈演愈烈,幾乎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
先是李在明和共同民主黨利用其掌控的南韓國會,對尹錫悅啟動了22次彈劾程式,隨後又利用司法手段將政治追殺的矛頭對準了尹錫悅的妻子金建希,後是尹錫悅利用其控制的檢察系統,以涉嫌貪腐、利益輸送、瀆職等罪行為名,對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發起了6次公訴,以最終剝奪李在明2027年參選南韓總統的資格;再接下來,則是李在明利用其控制的國會,先後罷免了十幾位曾經起訴過自己的檢察官,於是才有了尹錫悅的「 掀桌子 」宣布緊急戒嚴令。
不過這並不是真正深層次的原因,真正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南韓的政治體制存在著根本性的問題。或者說得更直白一點, 是因為當前南韓實行的「美國式的總統制」出了大問題,已經發展到了難以為繼,甚至是走不下去的地步。
我們知道,西方式的政治體制其實並不是千篇一律的,它分為總統制和內閣制兩大類別。
實行內閣制的國家,本質上並不搞嚴格意義上的三權分立,它的行政權和立法權基本上是統一與相互配合的,因為它是先選出國會議員,再由取得國會多數議席的政黨來組閣執政,不會存在著行政和立法權相互死磕的現象。實行總統制的國家,行政、立法與司法三權是嚴格分立且互不從屬的,其初衷就是為了讓這三權之間相互對立與相互制衡。其中,美國是其中的典型,而南韓、法國、菲律賓等為數不多的國家則是跟在美國後面的仿效者。除此之外,包括英國、日本、澳洲、加拿大、德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則采取的是內閣制。
然而我們看到,經過兩百來年的實踐,實行內閣制的國家雖然也會有政局不穩的問題,比如英國和日本經常走馬燈似的換首相,但其執政基本上是順暢的,行政和立法權之間基本上不存在著鬥得死去活來的現象。相反,實行總統制的國家,包括美國、法國、菲律賓與南韓在內,除了行政和立法權都歸屬於一個政黨的時候之外,其余絕大部份時間,則是普遍出現了政黨惡鬥、行政與立法權相互扯後腿,導致國家政治經濟與外交經常陷入空轉甚至是癱瘓狀態。
其中總統制的始作俑者美國是其中的典型,發展到今天已經走到了兩大政黨、兩個美國與兩個世界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而這次南韓發生的未遂政變與軍變,則是將總統制的弊端演繹到了極端的地步。而且更為關鍵性的是, 由於以美國 為首的實行總統制的國家,其憲法往往是剛性的很難修改的,這也就意味著,雖然已經陷入了總統制的弊端,它們卻沒有辦法透過修憲與憲政改革的方式走出這樣一種體制性的困境。
直新聞 : 那由於南韓總統尹錫悅突然宣布實施緊急戒嚴令而導致的這場未遂政變與軍變,又會對半島與亞太局勢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 我註意到,由於南韓總統尹錫悅突然宣布實施的緊急戒嚴令,已經在南韓國內引起了眾怒,甚至是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不僅其政治上的死敵李在明公開表示,尹錫悅從現在起已經不再是南韓的總統了,南韓政壇6個在野黨已經聯合發起針對尹錫悅的彈劾動議案,而且更為關鍵性的是,尹錫悅所在的國民力量黨也要求尹錫悅帶領內閣集體辭職,甚至要讓尹錫悅結束國民力量黨。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失去了國民力量黨的保護,假如尹錫悅仍然不肯辭職,那他遭到彈劾將會是無法避免的事情,甚至不排除接下來還會步前幾位南韓總統的後塵鋃鐺入獄。
值得註意的是,由於尹錫悅不僅是南韓歷史上少見的對朝強硬派總統,而且是少見的親美與親日派總統,因此南韓這次之所以會發生未遂政變與軍變,除了在朝與在野黨、行政與立法權的生死惡鬥之外,還在是否支持構建美日韓軍事同盟、是否構建「亞洲版北約」、是否義無反顧地加入「印太戰略」,尤其是在是否要透過軍援烏克蘭的方式來反制北韓派兵入俄作戰問題上,產生了尖銳的對立與沖突。
尹錫悅這次宣布緊急戒嚴令,提出的冠冕堂皇的借口就是「要清除南韓國內的親北韓與反國家勢力」。這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在美國、德國與法國等西方國家內部,由美國主動挑起這場意識形態新冷戰,尤其是這場俄烏沖突的爆發,還在南韓國內引發了左與右兩種意識形態以及孤立主義與幹預主義兩種價值觀之爭。而尹錫悅這次政變與軍變的失敗以及其個人政治生命的可能終結,無疑就是南韓國內以尹錫悅為首奉行幹預主義路線的勢力的一次大挫敗,它無疑會對半島乃至亞太局勢還有俄烏局勢,產生深遠的影響。
另外,按理來說,由於日本與南韓都是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西方式民主政權,尹錫悅要發動政變與軍變,理應事先跟美方通氣。然而,在尹錫悅發動的未遂政變與軍變失敗之後,拜登政府的表態非常耐人尋味,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說,尹錫悅政府並沒有在事先通報他們,這背後顯然是含有不滿和責備的意味。我認為, 尹錫悅之所以敢於不把美國放在眼裏,一是因為民主黨已經丟掉了執政權,拜登政府當前正處於看守時期;二是因為尹錫悅預判,奉行孤立主義路線的杜林普政府,不會幹預南韓的內政。
最後我尤其要提醒的是,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半島局勢將會進入高度危險期。這倒不是說,北韓會趁南韓政局內亂的機會進攻南韓,而是要提防已經陷入絕望狀態下的尹錫悅政府,有沒有可能會透過挑起半島戰爭來讓南韓進入真正的緊急狀態,以轉移矛盾擺脫困境。
作者丨劉和平
排版丨盤思儀
編輯丨劉瑩
審校丨楊穎
監制丨王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