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這場博弈也可能為美國的盟友們看清杜林普2.0行為模式提供了一個機會。
全文2616字,閱讀約需5分鐘
撰稿/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何睿 校對/賈寧
▲2017年10月11日,時任美國總統杜林普在白宮歡迎到訪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圖/新華社
「加拿大是美國大約35個州最大的出口夥伴,任何導致進出口貿易困難的舉措,最終都會傷害美國人民和他們的就業。」
據中新網援引加拿大廣播公司報道,日前,即將離任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的一檔節目中表示,如果美國候任總統杜林普執意在北美挑起貿易戰,加拿大已經準備好采取關稅反制措施,而這終將傷害到美國人民。
據報道,加拿大政府內部的一份反制計劃草案顯示,報復措施將涉及從美國進口的幾乎所有品類的商品,包括鋼鐵產品、陶瓷制品以及佛羅裏達生產的橙汁等。面對杜林普的一次次「羞辱」,加拿大似乎終於要強硬一回了。
美國和加拿大這兩個七大工業國組織(G7)成員國,也不是第一次開打貿易戰了。2018年,在杜林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加拿大曾對美國制造的家用電器、波旁威士忌和船舶等商品征收報復性關稅。
但這一次顯然不同。2024年11月25日,杜林普首次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發出關稅警告時曾表示,如果加拿大不采取更多措施阻止非法移民和毒品越過美加邊境,就會一直征收25%的關稅。同時,杜林普還多次認真地重申加拿大可以作為美國的「第51州」。
這就涉及一系列更加復雜的問題。比如,杜林普向加拿大發出的關稅警告是否會真的實施?加拿大政府擬定的關稅反制清單是否只是一種博弈姿態?如果美加貿易戰不可避免,誰更能扛,又如何收場?
對加拿大以及其他惴惴不安地等待著杜林普關稅大棒的美國盟友來說,這場博弈也可能為看清杜林普2.0行為模式提供了一個機會。
━━━━━
加拿大手裏有反制牌
毫無疑問,美加是兩個重量級不同的博弈對手。2023年加拿大經濟總量為2.14萬億美元,只相當於美國經濟總量的7.8%,經濟規模還比不上美國正遭受山火侵蝕而束手無策的加利福尼亞州。
但加拿大在與美國的雙邊貿易中是贏家,是順差國。加拿大最大的貿易牌是重質原油、農產品、電力和關鍵礦物,是美國最大的外國能源供應國。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數據顯示,加拿大每天向美國出口330萬桶原油。2023年,美國60%的原油進口來自加拿大。加拿大出口到美國的原油多是重質原油,專供美國中西部的煉油廠,而美國生產的大部份是輕質低硫原油。如果不使用加拿大的重質原油,美國中西部煉油廠只能另尋來源。
加拿大同時是美國第二大農產品進口來源國。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從加拿大進口了401億美元的農產品,加拿大還供應了近一半的植物油和大量林產品。
此外,加拿大還從魁北克向美國的波士頓和紐約輸送電力。至於關鍵礦物,加拿大認為在中國管控關鍵礦物出口的背景下,加拿大有機會成為替代者。
所以,特魯多的潛在接班人選之一、加拿大能源和自然資源部長莊拿芬·威爾金森日前表示,杜林普稱美國不需要加拿大的任何東西是完全錯誤的,尤其是關鍵礦物,美國很難找到替代品。
不過,威爾金森這番話很可能沒有點到正題。因為,杜林普未必看重過去12個月加拿大從美國掙的600億美元順差。杜林普很可能更看重別的東西,才找了非法移民和毒品的理由,對加拿大發出威脅。
━━━━━
杜林普更關心北極航道
對美國、加拿大,也包括墨西哥來說,今年最大的事情是要重審三國2018年簽署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
USMCA是一個多少有些奇葩的貿易協定。根據協定第34條即所謂「日落條款」的規定,三國須在協定生效6年後,即2026年7月1日,對協定進行「聯合審查」。除非各方書面確認希望將協定再延長16年,否則協定將於2036年到期。
而根據美國的USMCA實施法,美國貿易代表必須在審查前至少270天,也就是2025年10月左右就啟動公眾磋商。
在美國參與的其他貿易協定中,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日落條款」。這是杜林普在第一任總統任期推動簽署USMCA時埋下的伏筆。而在這次美國大選期間,杜林普就曾表示,將推動就USMCA重新談判。
或許正是加拿大特魯多政府和墨西哥左派的辛鮑姆政府,讓杜林普有了更多修改USMCA的理由。
早在第一任總統任期時,杜林普就對特魯多不感冒,曾公開表示特魯多「不誠實」。而墨西哥辛鮑姆對杜林普要把墨西哥灣改成「美國灣」的回應也很強硬,表示鑒於歷史原因,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美或特許以改稱「CF阿美利加」。
鬥嘴或許有個人好惡的原因,但背後的博弈無疑是嚴肅的。杜林普把非法移民和毒品作為向加墨加征關稅的理由,應該就是為了在重審USMCA時附加新的條件。
具體來說,就是要求墨西哥堵住非法移民作為自由貿易的前提,而對加拿大,杜林普更關心的則是加拿大控制的北極兩條航道之一的西北航道。這條航道可以縮短北美到亞洲和歐洲的航程,其戰略價值等同於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島。
━━━━━
博弈已超出貿易戰範疇
由此,我們知道,實際上杜林普對加拿大加征25%關稅的威脅,其真正的要價不是為了貿易平衡,而是為了美國的地緣戰略。
這也就意味著,即使加拿大制定出更加嚴厲的關稅反制清單,也滿足不了杜林普的胃口。除非加拿大在北極航道西北航道的開發和控制權上讓步,或者在USMCA重審上作出相應補償。
這不是特魯多政府能夠應對的事情,更何況特魯多和自由黨政府的執政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過去兩年,特魯多的自由黨的民意支持率一直低於反對派保守黨,現在的差距更已高達兩位數,特魯多本人在自由黨內部也屢屢遭遇挑戰。杜林普在美國大選中勝出,算是拿走了跟隨拜登政府亦步亦趨,並以此維系特魯多政府生命力的輸液瓶。
加拿大將在今年10月舉行大選,但即使是保守黨政府上台,也同樣面臨杜林普給特魯多出的真正難題。
到目前為止,加拿大保守黨領袖皮埃爾·波利耶夫爾也同樣只是圍繞關稅說事,而沒有回應更深層的問題。波利耶夫爾對美國媒體稱:「如果你(杜林普)試圖削弱我們的經濟,顯然,我們將不得不以會損害美國方面的反關稅來回應。」
至於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北極航道西北航道等杜林普真正關心的問題,要麽選擇性遺忘,要麽只能軟弱回應。在這種情況下來看加拿大的關稅反制清單,再怎麽強硬都顯得偏離了主題。
值班編輯 康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