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網12月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葉新航) 12月2日,廈金大橋(廈門段)專案劉五店航道橋(懸索橋)完成了東主塔的樁基施工,這標誌著工程正式邁入了水上作業的新階段。這座航道橋的索塔呈「門」字造型,寓意「一橋連兩門,廈金一家親」。
正當廈金大橋(廈門段)如火如荼建設中,金門人民翹首以盼的金門段卻被按下了暫停鍵。近年來,金門縣已多次發起支持廈金大橋興建的聯署活動,無一例外遭到了民進黨當局的阻礙。國民黨籍民代陳玉珍今年9月接受采訪表示,有超過七成五的金門民眾支持修建廈金大橋,從工程技術上來講修建這座大橋也是毫無問題的,雖然目前受阻於民進黨當局的意識形態,短時間內無法完成,但只要雙方持續努力,未來一定能成功。
▲廈門鹿博士農牧有限公司董事長戴連春
來自金門的廈門鹿博士農牧有限公司董事長戴連春回憶道,他在2000年就曾來到廈門,當時還沒有「小三通」航線,從金門來一趟廈門真的很不容易。「我要先從金門飛到台北,如果沒有飛機馬上能飛,還要在台北住一晚,隔天再飛到香港,在香港通關到深圳,再從深圳轉車到廈門。」戴連春笑著說,「這讓我至今對深圳的羅湖口岸還印象深刻。」
戴連春表示,如今有了廈金「小三通」航線,兩地民眾往來更加方便了,對金門的好處也是看得到的。但他每每來到廈門的環島路,看著近在咫尺的金門,總會想著:「既然如此,兩地之間最近的地方不過兩三公裏,若幹脆直接建起一座橋那該多好!」
「現在我大部份時間都是待在廈門,如果廈金大橋能夠早日通車,那我開車回家就更快了,甚至可以每天通勤,和住在金門的父母見面。」戴連春也提到,等到翔安國際機場建好,配合廈金大橋,將進一步推動廈金「同城生活圈」成型,金門未來將迸發出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