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以軍最高戰備 美戰略武器紮堆中東

2024-08-18社會

根據美國和以色列政府的最新研判,伊朗最快將在本周內實施對以方的報復行動。目前,以色列國防軍已進入最高等級戰備狀態,美國也加緊向中東派遣戰略武器。

美防長要求「林肯」號航母加快部署中東

「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打擊群收到了指令!——這是當地時間12日,美海軍核動力航母「林肯」號在社交媒體上的發文,下達指令的是美國國防部長柯士甸。五角大廈11日晚發表聲明稱, 柯士甸當天在與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通電話時強調,美方承諾將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協防以色列,作為這一承諾的具體體現,他下令「林肯」號航母加快前往中東。

「林肯」號航母今年7月11日離開位於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的母港,8月4日抵達關島,短暫停留後於8日離港。柯士甸特別強調,該艦搭載了具備隱身效能的F-35C艦載戰鬥機。此外,柯士甸還下令巡航導彈核潛艇「佐治亞」號部署到美中央司令部轄區範圍內。

美軍巡航導彈核潛艇:最多可搭載154枚「戰斧」

「佐治亞」號是美海軍現役僅有的四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之一。該型潛艇由「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改裝而來,滿載排水量超過1.8萬噸。戰略核潛艇原有的24個潛射洲際導彈發射管中,有22個被改裝為「戰斧」巡航導彈發射管。2019年,美國廣播公司的記者曾獲準登上一艘與「佐治亞」號同型號的潛艇。

按每個發射管都滿載7枚計算, 一艘巡航導彈核潛艇最多可搭載154枚「戰斧」導彈。 此外,該型潛艇還是秘密投送特種部隊的重要作戰平台。艇上安裝了兩個特殊的艙室,最多可搭載66名「海豹」特戰隊員。

美以一致認為伊朗報復將近 具體時間點仍難確定

美媒披露,8月第一周,以色列情報部門一直認為,伊朗並未就大規模軍事報復以色列做出最終決定,德黑蘭內部也並未形成統一意見。但就在近兩天, 以方最新研判顯示,伊朗已經為報復行動做好準備, 最快有可能在8月15日之前實施。以色列電視13台指出,巴黎奧運會可能也是伊朗遲遲沒有實施報復的因素之一。作為本屆奧運會的東道主,法國向伊朗和黎巴嫩施加了壓力,敦促它們不要在賽事期間發起軍事行動。

美國白宮12日表示,認同以方的判斷。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表示,美國及盟友已經為所有可能的狀況做好了準備,總統拜登對美國協防以色列的能力充滿信心。

以方情報還顯示,黎巴嫩真主黨可能先於伊朗動手。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警告,如果遭到真主黨大規模攻擊,以軍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作戰。

以色列北部邊境大量居民已撤離

2023年10月以來,以軍和黎巴嫩真主黨在邊境地區的沖突持續至今, 黎南部和以北部邊境地區的大量居民已撤離。 12日,以色列空軍宣布,在對目前的安全形勢做出最新評估後決定禁止官兵離境。

不過,截至台北時間13日下午,以色列本土守備司令部仍未上調警戒等級。在距離黎以邊境最近的主要城市海法,民眾的日常生活並未受到顯著影響。

拜登:每天都在力爭避免沖突升級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避免局勢惡化升級的關鍵在於盡快實作加沙全面永久停火。美國、卡塔爾和埃及領導人8日呼籲以色列和哈馬斯15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或埃及首都開羅恢復談判,「以彌合所有剩余分歧並開始執行協定」。 據悉,包括中情局局長伯恩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等在內,美方高級官員本周將密集出訪中東。

美國總統 拜登

我和我的團隊可以說每天都在爭取,不要讓這場沖突演變為(更大的)地區戰爭。

不過,哈馬斯11日發表聲明,要求停火談判斡旋方就先前談判結果制定落實計劃並迫使以色列執行,而不是舉行更多談判或提出新方案。多家媒體認為,哈馬斯是在暗示拒絕恢復談判。

美研究:以軍遠未實作「摧毀哈馬斯」的目標

美國媒體與智庫合作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經歷了10個多月的激戰後,哈馬斯部署在加沙走廊北部和中部的16個營中,只有2個被完全摧毀。9個營戰力受損,但仍能維持運轉,還有5個營保持了戰鬥力,能夠對以色列主動發起軍事打擊。

日媒:西太將再次出現美國「零航母」狀態

值得註意的是,8月2日,美國國防部首次宣布林肯號將部署中東時使用的表述是「接替」目前正在該地區活動的羅斯福號,到了11日,五角大廈的用詞悄然變成了「與羅斯福號形成合力」。分析人士認為,表述上的變化暗示接下來一段時間,美軍很可能在中東維持雙航母的布局。

據【日經亞洲】網站報道,「卡爾文森」號航母在夏威夷結束環太軍演後,將返回美國本土。 這意味著在「喬治·華盛頓」號今年晚些時候抵達日本之前,西太平洋將再次出現沒有美國航母部署的情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者許瑞麟則認為,美方的舉動反映出五角大廈評估認為,目前西太平洋局勢整體相對穩定可控。有美國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美國政府高調宣揚戰略重心東移,軍力部署「亞太優先」,但美國追求全球霸權的野心遠遠超出了現階段的實力。

專家:美「拆東墻補西墻」 口頭承諾難兌現

來源:CCTV4【今日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