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補齊「短板中的短板」,農村養老的新形勢與新任務

2024-07-25社會
補齊「短板中的短板」,農村養老的新形勢與新任務
半月談記者 孫文豪
七普數據顯示,居住在鄉村的老年人(60歲以上)共有1.2億。作為一個以億計的群體,農村老人的收入、消費水平、人均享有公共服務資源處於社會整體水平之下,農村養老服務是民生保障中的薄弱一環。2024年6月,中國首份全國層面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總體性部署出台,涉及部門達22個。民政部養老服務司有關負責人認為,當前城鄉老齡化差距正在不斷拉大,農村老齡化程度更高、形勢更緊迫。
從「主要依靠家庭」
到「以居家為基礎」
1996年,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出台,規定「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員應當關心和照料老年人」。2018年,該法第三次修訂,相關表述調整為「老年人養老以居家為基礎,家庭成員應當尊重、關心和照料老年人」。詞句間體現出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美德的繼承發展,也反映出現代化浪潮下,養老方式的悄然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大步向前,城鎮化行程和人口流動加速,與此同時,也留下了許多空巢、獨居、高齡的農村老人。在家庭代際分居分離等現實狀況下,由子女提供照料的家庭養老模式遭遇沖擊。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等專家認為,21世紀以來,社會大眾逐漸認識到,需要從制度上對農村養老服務予以保障,而2012年前後,農村養老制度建設進入推進、形塑階段。
2011年,國務院出台【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首提「新型農村互助養老」。2013年,民政部釋出【養老機構設立特許辦法】。2015年,中辦、國辦提出,加快農村社區養老試點。充分利用政府、村集體、社會組織等資源,在農村推行互助養老、社區養老,全國各地進行了探索試點,受到歡迎。
農村養老服務模式漸趨社會化、多元化、規範化,也開始與民生要素、發展要素銜接。2015年,國辦提出建設覆蓋城鄉的醫養結合體制機制。今年國務院關於發展銀發經濟的相關檔中特別提出,探索多種經營模式,發展鄉村旅居等農村特色養老產業。
最佳化農村養老需要真金白銀的社會保障投入。2009年,國務院推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明確了財政投入的原則,改變了過去靠農民自我儲蓄積累的「老農保」模式。2014年,「新農保」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並軌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社保制度更趨普惠、公平。
近年來,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農村人口老齡化現象則更為突出。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提出建設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提出,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互助式養老服務,並對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提出具體要求。
「需求差」與「利用差」並存
河北邯鄲探索設立集中居住、互助服務的農村互助幸福院;江西新余把助餐點覆蓋到每個行政村;北京密雲聘村民為鄰裏互助員,將其住所作為鄰裏互助點……各地基層發揚首創精神,結合地方實際探索農村養老模式,取得一定效果。
但總體來看,農村養老不容樂觀。隨著養老服務資源下沈農村,一些服務營運人員發現,為農村老人服務的成本更高,「在城市一天可以為8位元老人理發,在農村連一半都難實作」。湖南某縣民政部門負責人認為,農村面積大、人口分散,有限的資源難以覆蓋,這是農村養老的主要困難。
相比於城市,農村老人失能程度高、照料負擔重。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發現,農村老人失能比例較城市高7至14個百分點,且年齡越高,差距越大。與此同時,農村老人社會保障水平較低,購買能力較弱。浙江省長興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村老人對價格非常敏感,一個鄉鎮老年食堂每餐費用平均上調1元,就餐老人就少了23%。」
購買能力較弱,供給難度較大,專家認為,這衍生出「需求差」與「利用差」並存的問題,即一些農村養老服務需求得不到滿足,一些服務供給又相對過剩。浙江大學老齡和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炯說,一些地方強調發展機構養老,但目前一些機構床位空置率超過50%,而在居家養老領域,上門為老人提供的醫療、照護、心理服務都比較缺乏。
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相關研究顯示,過去一些地方政府對養老服務的財政補貼多采用「補供方」的補貼方式,即主要按床位數補貼建設費和營運費,從而促使養老機構擴張。而養老機構又多設定在城鎮,無形中加劇城鄉養老資源不平衡、農村養老供給需求不匹配的問題。
針對一些地區開展的誌願服務、低償服務和「時間銀行」等農村互助養老探索,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賀雪峰認為,目前互助養老模式依賴村莊的社會資本,導致不同區域發展成效、結果不一。以「時間銀行」為例,他認為「勞動成果代際接力的延期支付方式不易得到信任和認同」,勞動時間也難得到準確計量和流通,使得這一互助養老模式長效運轉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農村居家養老托起「夕陽紅」 牟宇 攝
正視「短板中的短板」
根據2021年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數據,農村老年人在年齡結構、空巢率、健康狀況等指標上,均較城鎮更加嚴峻,在經濟收入水平糊養老服務費用承受能力等方面均與城鎮差距較大。
做好農村養老服務,不簡單是資源投入多少的問題,其背後涉及城鄉發展不均衡、社會保障制度仍不夠完善、社會文化觀念變化等結構性因素,是改革過程中「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也是民生保障領域「短板中的短板」。要找到應變之策,不能零敲碎打,向基層增添幾個床位、投放幾個器材了事,而要按照系統協同的原則,形成改革合力。
2024年6月,民政部聯動其他21個部門釋出【關於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涉及精神文明、鄉村振興、教育、司法、金融、衛生健康、應急、自然資源等多領域。這是中國首份全國層面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總體性部署。
【意見】指出,要從縣、鄉、村三個層級推進農村養老服務網絡建設:拓展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功能、推進鄉鎮(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增加村級養老服務點;面向農村留守、高齡、失能、重殘等老年人群體,建立探訪關愛和應急救援服務機制;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總結來看,【意見】有針對性地回應了當前農村養老中各項難點問題,同時遵循了讓農村老人盡量不出村、不離鄉養老的工作思路和原則。
挖掘農村養老的內生動力
在農村養老一定不如城鎮嗎?不難看到,許多子女在城市安家的農村老人有離鄉養老的條件,但他們仍願意在農村度過余生。對於老年人而言,農村親近自然、人熟地熟,既有居家養老的環境條件,也有互助養老的內生動力。農村還有老人眷戀的土地,不僅提供了難以替代的歸屬感,還提供了可以繼續從事一些輕松農業生產的充實感、價值感。
推進農村養老服務過程中,需要意識到老年群體既是服務供給、照護保障的客體,也是鄉村建設、公共服務中的主體。賀雪峰等專家認為,養老活動「不只是消費性的,也是生產性的」,需要鼓勵農村老年人參與各種形式的社會建設,使其從中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有關負責人也認為,要增強農村養老服務發展內生動力,發揮「近鄰」和「熟人」優勢,推進老有所養和老有所為相結合。在做好服務供給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同時,尤其需要厚植鄉風文明,摒棄年齡歧視和對老齡群體的消極態度,可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平台,營造互助友愛、尊老助老的文化氛圍。
與此同時,還可在城鄉統籌的基礎上,鼓勵更多中青年群體參與農村養老服務。挖掘「預備於老」的物質儲備和健康管理需求,使得中青年群體對在農村養老產生良好預期,讓設施完善、服務可及、宜居宜業的農村成為養老優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