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中秋節後賣不完的月餅去哪了?原來有這幾種處理途徑

2024-09-18社會

中秋節後賣不完的月餅去哪了?原來有這幾種處理途徑

中秋節是華人傳統佳節,月餅作為節日的象征,不僅僅是在節日團圓時品嘗的美食,更是贈送親友、表達祝福的重要媒介。然而,隨著中秋節的結束,未售出的月餅又成了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那些「遺落」在貨架上的月餅究竟去了哪裏,以及相應的處理策略。

月餅處理途徑:降價出清成為主流

在武漢的一家超市,記者觀察到,許多月餅禮盒以驚人的折扣價進行清倉處理。原本售價198元、298元的禮盒,如今以1折或2折的價格出售,讓許多市民趁機購入。一位購得特價月餅的顧客程女士表示:「中秋節快過完了,買些送給家人,他們不會介意的。」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降價處理是月餅清理庫存的主要途徑之一。

大潤發江漢店則將散裝月餅的價格從39.8元降至19.9元,吸引了不少顧客選購。這種方式不僅提升了銷售量,還有效減少了資源的浪費。武漢中商徐東平價廣場的負責人李遠濤進一步指出,超市的自營月餅會進行各種促銷手段清理庫存,如果仍未售出,會聯系老顧客以超低價進行清倉,或者將禮盒拆分,轉為散裝月餅進行常態化銷售。

未售出月餅的另類處理:返廠與再利用

除了降價清理,未銷售的月餅還有其他處理方式。對於非自營的月餅,超市會將其返還給生產廠家。生產廠家可以選擇將這些月餅作為福利發放給員工,或者將其原材料碾碎後重新制作成烘焙產品。這種再利用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食品浪費,同時也能為廠家提供一定的產值。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提到,月餅生產廠家通常在節氣生產前便已做好準備。透過常態化的生產營運,月餅、粽子等節令食品得以在平日裏流通,這樣可以解決季節性產品的銷售壓力。

助力規範化:推動月餅處理的專業化與品牌化

然而,回收與處理月餅的過程仍需向規範化、專業化和品牌化方向發展。朱丹蓬表示,目前中國市場上的月餅主要由一些專業廠家生產,這其中涉及的法規、監管與行業標準亟需完善。他指出,需要有關部門對未售出的食品進行有效的監管,確保在處理過程中遵循食品安全標準,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安全的消費環境。

此外,有專家提到將月餅作廢後制作成有機肥也是一種可能的處理方式,盡管這一策略的套用尚不普遍。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與可持續消費認知的提升,未來或將有更多企業探索創新的處理解決方案。

理智消費與資源的合理利用

隨著中秋節的結束,月餅的銷售和處理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透過打折促銷、返廠再利用等方式,商家在減少損失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推廣了理智消費的觀念。消費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商品價值與節約的重要性。未來,在食品處理的規範化和專業化的推動下,我們期待更多企業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加安全、健康的消費環境。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減少資源浪費,更能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