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1月12日電(記者熊茂伶 胡友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主任克里希納·斯裏尼瓦桑日前在華盛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亞洲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0%,是全球經濟增長引擎,也是全球經濟最有活力的地區。
IMF10月釋出【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維持在3.2%,與7月預測值持平。IMF11月初釋出亞太地區經濟展望,預計亞太地區2024年經濟增長率為4.6%,2025年為4.4%。
10月26日,參賽選手在給比賽機器人編程。當日,2024年亞太機器人世界杯青島國際邀請賽在山東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拉開帷幕,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支代表隊同台競技。新華社發(俞方平攝) 斯裏尼瓦桑尤為關註亞洲經濟。他認為,亞洲相比其他地區有三大優勢:首先是擁有大量技術嫻熟的勞動力,其次是高度融入全球供應鏈,第三是實作了生產力水平的巨大提升。正是基於這些優勢,這一地區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巨大。
斯裏尼瓦桑說,一方面,亞洲少數發達經濟體利率收緊、需求疲弱,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顯現出更強增長勢頭。展望未來,該地區還面臨地緣經濟分裂、人工智能、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尤其是地緣經濟分裂的影響令人擔憂。
這是11月6日在第七屆進博會汽車展區拍攝的在亞洲首次亮相的米其林月球探測車輪胎。新華社發(陳浩明攝) 據IMF估算,2019年全球範圍內大約實施了1000項貿易限制措施,2023年這一數碼激增至3000項。「許多扭曲貿易的措施正導致更嚴重的經濟分裂。」斯裏尼瓦桑表示,對於像亞洲這樣受益於區域一體化和供應鏈整合的地區,經濟分裂意味著面臨巨大的損失風險。
他指出,短期來看,地緣經濟分裂使貿易進行重新分配,讓一些經濟體的某些行業受益。但從長遠來看,由於全球經濟活力和產出下降,所有經濟體都會遭受損失。
斯裏尼瓦桑還援引IMF一項研究指出,每一項關稅或非關稅貿易限制措施,引發其他經濟體報復的可能性高達74%。他表示,政策制定者應減少貿易限制,這不僅有利於其他經濟體,也有利於自身經濟增長。
談及即將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相關會議,斯裏尼瓦桑表示,APEC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台,讓各經濟體就如何緩解貿易摩擦、繼續擁抱多邊主義進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