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6日訊 黃河寧,天下平。黃河安瀾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素發展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大以來,黃河流域的防洪減災體系基本建成,保障了伏秋大汛歲歲安瀾。作為在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中應運而生的濟南起步區,成立後便將工作重點放在全力守護黃河安瀾上,加強黃河等河道治理,建設綠色生態廊道,築牢灘區生態屏障,護航黃河新城綠色低碳高質素發展。
築牢安全防線,全力守護黃河安瀾
大保護是大發展的前提。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推動生態保護和高質素發展的關鍵在黃河。實作擁河而興、水城共融,首先是要全力保障黃河安瀾。起步區黃河河床高出南岸城區4米至6米,是典型的「二級懸河」。近年來,起步區致力於全流域防洪示範區建設,統籌推進堤防加固、灘區治理、防洪建設等工作,濟南段防洪工程全面完工,基本形成以堤防、河道整治、分滯洪工程為主體的防洪工程體系,河床呈逐年下降態勢,全力保障了黃河安瀾。
梳理發現,黃河起步區段在2020年順利透過了24年來最大洪峰考驗,在2021年更是經受住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秋汛考驗。「可以說,起步區現在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靠近黃河、擁抱黃河。」起步區相關部門負責同誌介紹。
大河奔湧,滔滔不絕。守護黃河安瀾的路上起步區絕不孤單,濟南市層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前,濟南市召開新聞釋出會,介紹「推動黃河安瀾和‘四水四定’」有關工作,為黃河新城發展保駕護航。釋出會表示,濟南市全面完成黃河下遊「十三五」防洪工程、黃河長平灘區護城堤工程、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工程,治理北大沙河等14條(段)中小河流,逐步構建起河道、水庫、蓄滯洪區聯合排程、防禦的防洪減災體系。同時建成黃河幹流首座物聯網水位站,打造「數碼孿生黃河」濟南場景,形成了覆蓋「天、空、地、人」全方位全時段監測預警體系和資訊傳輸通道。
打造綠色生態,不斷提升河湖品質
黃河安瀾,關鍵要抓住治理的「牛鼻子」。在上遊水沙調節機制不斷健全的保障下,黃河下遊主河槽最小過流能力逐步增加。這也為起步區大刀闊斧推進生態保護和治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底氣。
一直以來,起步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將生態保護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近日,濟南起步區黃河生態廊道防護林及苗圃工程(濟南黃河大橋至鳳凰路黃河大橋段)二期施工專案竣工驗收。這標誌著,起步區重點打造的黃河生態風貌帶基本成型。
該風貌帶透過豐富植物品種、增加季象變化等措施,打造了一處生態、休閑、具有特色的公共公園,不僅提升環境風貌,還提高了綠地防風固沙能力,有效地降低了灘區及淤背區春、冬季揚塵。
日前,長21.2千米的起步區崔寨街道馬店村(左岸)段獲得「省級美麗幸福示範河湖」稱號。經過治理後的該河段已成為市民外出休閑娛樂的網紅打卡地。據介紹,該河段不僅滿足了防洪安全的要求,還透過加強自然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業景觀打造,實作了生態與經濟的雙贏。
值得一提的是,該河段是起步區加大黃河生態「脊梁」保護力度,全方位提升河湖生態系質素的示範工程。近年來,起步區在全力保障黃河安瀾的基礎上,依托黃河、小清河、徒駭河、大寺河等水系,加快建設黃河生態風貌帶示範段,堅持「供、排、蓄、引、治、保、工、管」系統治水,大力推進河湖生態文明建設,分期分批打造一批美麗示範河湖,加快構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河湖水環境,逐步實作「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的目標,讓河湖成為人民群眾滿意的美麗幸福河湖。
強調「四水四定」,建設安全韌性城市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是起步區建設發展的剛性約束。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明顯改善的集約節約發展之路,是黃河新城建設的堅守與努力。
當前,已經編制完成【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節水型城市專項規劃】,按照建設安全韌性、集約高效、精準智慧的節水典範引領城市目標,確定了「挖內潛、拓外源、優配置」的水保障體系,「減存量、控增量、提效率」的水節約體系,「定標準、強規範、嚴監管」的水管理體系。同時,按照「先迫切、後一般,先骨架、後細部,先通暢、後提標」的原則,先後啟動了青寧溝、大寺河等4條骨幹河道治理及大橋、崔寨片區水系連通工程建設,實施太平水庫、大橋水廠等重大水源工程,有序推進崔寨再生水廠、示範區再生水廠等5座再生水廠建設,現代水網日趨成形。
築牢「安全韌性」的防洪排澇減災體系,是黃河新城長久發展的保障。起步區相關部門負責同誌介紹,至2025年,起步區現狀城區、近期建設區形成「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並舉、超標應急」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排水防澇能力、監測預警能力、應急響應能力、智慧水利建設得到有效提升。
「至2030年,起步區近、中期建設區域內網狀河道同步建成,下遊骨幹河道基本打通,智慧水利建設同步完成,監測預警、應急響應能力顯著提升,形成相對完整的城市防洪排澇工程體系。」該負責人表示,至2035年,將形成完善的城市防洪減災體系,實作完整的防洪排澇安全格局,所有河道、蓄滯空間、水利設施等達到設計標準,建立起高效、便捷、機動、靈活的智慧水利系統,監測預警能力、應急響應能力、災後重建能力完備,充分發揮各項工程的防洪排澇、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利用功能。
大河上下,何以追新逐高?當前,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為指引,在省市大力支持下,濟南起步區正加速匯聚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新動能。在飛速崛起的藍圖下,追新逐高的前提必然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決守護黃河安瀾。而隨著黃河安瀾和生態保護工作不斷深入,起步區這座綠色低碳高質素發展的黃河新城也將如「明珠」般屹立黃河之畔。
閃電新聞記者 馮宜雯 吳政宏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