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4
川觀新聞記者 李婷 雅安觀察 黃剛
外賣是不少年輕人常用的生活服務,老年人是否需要?這個潛在群體,可能比你想象得要多。
雅安市名山區蒙陽街道中心社區的老年食堂,今年送出了數百份「銀發外賣」,下單都是60歲至90多歲的老人。食堂營運1年半,超2.4萬人次在此就餐。11月13日中午12點,當土耳瓜燒肉、花菜炒肉、豆花、酸菜魔芋等飯菜,冒著熱氣出鍋時,食堂專案負責人楊艷梅作為「騎手」,打包好菜品,開始送餐。
依托老年食堂,當地開展銀發外賣服務。
「下單」的是九旬老人戴華奶奶。平時,戴奶奶總是在12點提著保溫飯盒,緩緩走到食堂打兩人份的飯,並堅持拿回家吃,她很珍惜和老伴相濡以沫的用餐時光。別人問起,她總笑瞇瞇地答:「老伴腦梗‘躺’了10年咯。我能走動的時候,就多活動下身體。」不過,今天她去診所看病,耽誤了些時間,於是提前叫了「外賣」。拿到熱氣騰騰的飯,她連聲給楊艷梅說謝謝。
高齡老人收到工作人員送的銀發外賣。
楊艷梅告訴川觀新聞記者,有外賣需求的老人,多是在周圍醫院住院、行動不便,或是住在老舊小區高層。為保證飯菜熱乎有「鍋氣」,送餐時間一般保證在15分鐘以內。此外,菜品要少鹽少辣,尤其是要葷素搭配。
楊艷梅給住院老人送餐。雅安市名山區老年食堂供圖
雅安市名山區仁愛社會工作綜合服務中心負責老年食堂做飯和配送服務。中心理事長郭浩說,當時也曾想過借助外賣平台送餐助老,但在實際操作中卻發現,對於老年群體來說,外賣並不符合他們的需求。
口味是最核心的因素。外賣平台傾向年輕消費市場,餐品較為辛辣油膩,江湖菜、油炸食品、甜品等較受歡迎。老年人因身體或基礎病等原因,忌口較多,口味清淡,選擇有限。此外,外賣選餐界面操作有些復雜,再加上服務費等,一餐下來20多元,對習慣了節儉的老年人來說,其性價比不高。
現在,老人們打個電話,或在微信群留言,即可下單「銀發外賣」。在500人的微信群裏,工作人員會同步本周菜譜、當日選單,拍下「下鍋」的新鮮照片,提前接受預定。
「銀發外賣」以線下老年食堂為支撐,吃的也是一份放心和實惠。60歲以上人群每餐8元,自助吃到飽。86歲老人吳祥昌是這裏的常客,子孫在外上班,他圖的是方便和健康:「每天看到廚師準備食材和炒菜,整得幹凈,吃起放心!」記者品嘗了13日當天的「銀發外賣」,花菜青筍新鮮,土耳瓜和肉燉得軟爛,酸菜魔芋鹹淡適口,是家常味。
銀發外賣主打葷素搭配、少鹽健康。
飯點時,還有少數慕名而來的年輕人、公司職員等就餐,60歲以下每人12元。他們開玩笑說:「每個人都會變老,說不定以後我們老了也點銀發外賣呢?」
郭浩有兩點很堅持:「一是不能改變老年人喜歡的口味,二是要求廚師每天都和老人們一起吃飯。」食堂樓上,就是當地的日間照料中心,吃完飯老人們還可在照料中心娛樂休閑。
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引導餐飲企業、物業服務企業、公益慈善組織發展老年助餐。10月底,民政部等24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消費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的若幹措施】,聚焦促進養老服務供需適配、拓展養老服務消費新場景新業態等5個方面,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個人化服務需求。
一頭是熱氣騰騰的飯菜,一頭是白發蒼蒼的老者,「銀發外賣」送出的每一單,都不孤單。
(因受訪者要求,部份人員采用化名;除特別標註外,圖片影片均由黃剛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