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訊息網9月29日報道
路透社9月17日刊發題為【前默克爾主要對手佛烈德利赫·默茨瞄準德國下任總理】的文章,作者為莎拉·馬什。文章編譯如下:
在20多年前被他的主要黨內對手安格拉·默克爾排擠出政壇最高層後,佛烈德利赫·默茨可能將很快獲得他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政府職務:德國下一任總理。
17日,在全國民調中高居榜首的保守派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及其巴伐利亞姐妹黨同意提名68歲的默茨為明年聯邦大選的總理候選人。
與默克爾政策決裂
2002年在基民盟內部權力鬥爭中輸給默克爾後,身為企業律師的默茨長期結束政壇。在風格和政策上,默茨被普遍認為與領導德國16年的默克爾截然相反。默克爾是一位共識驅動的溫和實用主義者,她領導的基民盟更多轉向中間派。而默茨是一位傲慢的、具有挑釁性的經濟自由主義者,主張重振基督教價值觀。自2022年當選基民盟主席以來,他把基民盟拉回右翼。
近幾個月來,聽說他一直在指責柏林以默克爾的門戶開放政策為標誌的移民問題處理方式,呼籲在德國陸地邊境拒絕難民入境。
默茨是天主教徒,有3個孩子,妻子是法官,他希望贏得反移民的德國選擇黨選民的支持。德國選擇黨本月成為二戰以來第一個贏得州選舉的極右翼政黨。
默茨發表了一系列民粹主義言論,比如指責一些烏克蘭難民是「社會福利遊客」等。基民盟內部人士擔心這些言論可能疏離更偏中間派的選民。
默茨身高近2米,他的非正式傳記【堅貞不屈者】的合著者之一尤塔·法爾克-伊申格爾說:「他敏感,易躁,尤其是在覺得受到不公正對待的時候。他不怎麽控制自己的沖動。」不過,法爾克-伊申格爾說,默茨比現總理朔爾茨更有決斷力,朔爾茨被對手指責為優柔寡斷。
法爾克-伊申格爾說:「他(默茨)聽取每個人的意見,很可靠;一旦他說了什麽,就會去做。」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研究德國問題的講師亞歷山大·克拉克森說,作為已故基民盟大佬沃夫岡·朔伊布勒的追隨者,默茨憑借其堅韌不拔的作風和對基層成員的吸重力獲得黨主席職位。基民盟基層成員認為,默克爾出賣了黨的核心原則,因此對她深感失望。
被指與普通民眾脫節
克拉克森說:「但默茨在黨內沒有太多的深層支持,而且面臨巨大內部壓力。」基民盟在2021年大選中的表現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次,但此後民調支持率逐漸上升到33%左右。不過分析人士說,鑒於朔爾茨領導的聯合政府非常分裂,這一支持率仍然相對較低。
默茨與朔爾茨一樣,長期以來一直在政客受歡迎度排行榜上苦苦掙紮,不過他的排名近來略有上升。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基民盟高級官員說:「他支持率不高,但或許沒關系,因為如今需要的只是展示力量——而這一點他確實做到了。」
默茨在西部小鎮長大,是一名法官的長子,2002年被默克爾排除在基民盟議會領袖的職務之外,並於2009年離開聯邦議院,以追求個人在商業上的成功。他是一名業余飛行員。2018年,他透露自己的年收入約為100萬歐元。他曾在德國商業銀行和巴斯夫公司等幾家大型公司的咨詢和監督委員會工作。他還曾擔任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公司德國分公司的董事長。
批評人士指責他與德國普通民眾脫節,傾向於代表企業精英的利益而不是普通民眾的利益。2022年,他乘坐私人飛機參加德國財政部長基斯頓·林德納婚禮的決定,在德國這個不喜炫耀的國家招致非議。
支持者說,他在私營部門的工作經歷可以幫助他更好理解如何重新開機停滯不前的經濟。
默茨是2008年出版的【挑戰更多資本主義】一書的作者。他曾表示,希望削減社會福利,減少征稅,特別是減少對企業征稅。
他還希望簡化德國的復雜稅制。他曾說過,每年的納稅申報單應該簡單到在一個啤酒杯墊上就可以寫完。
長期以來反對德國結束核電的默茨認為,政府應該為所有企業創造更多有利於競爭的條件,比如透過降低能源價格來促進創新等。
荷蘭安智銀行研究中心負責宏觀的全球主管卡斯滕·布熱斯基說,默茨所有這些提議的主要問題是,他沒有說明將如何為這些提議提供資金。布熱斯基說:「默茨的所有經濟政策建議都有道理,但都是典型的反對派提議,不是為下屆政府準備的建設性提議。」
丘吉爾的信徒
默茨的財政保守主義,尤其是他對歐洲共同債務的反對,可能抑制透過增加公共投資等方式促進歐盟增長的想法。
盡管如此,以歐洲議會議員身份開始政治生涯的默茨稱自己是一個「真正令人信服的歐盟主義者」,主張建立一個更緊密的歐盟,尤其是在防務和外交政策方面。
風險分析公司歐亞集團稱,這一點以及他在俄羅斯和中國問題上的更強硬立場,可能會使他更靠近法國總統馬克龍,而不是朔爾茨。默茨曾說,英國二戰領導人溫斯頓·丘吉爾是對他影響最大的政治家。
10年來,默茨一直擔任以加強美德關系為使命的非營利組織「大西洋橋梁組織」的主席,自稱是「一個令人信服的跨大西洋主義者」。
在一定程度上,默茨能否落實他自己的政策建議取決於他能否與他多年來一直在抨擊的三個執政黨結盟,因為他與主流政黨的所有領導人一樣,排除了與德國選擇黨合作的可能性。
政治風險咨詢公司特尼奧公司的卡斯滕·尼克爾說:「他可能會迎合德國社會在默克爾和朔爾茨執政後對擁有明確信念的政治家越來越強烈的渴望。但德國政治最終都是關於妥協的,對默茨來說,這可能不是那麽自然的事情。」(編譯/林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