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遊城市群迎利好:都市圈、城際鐵路、人工運河齊發展
國家支持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的新舉措,涵蓋都市圈、城際鐵路與人工運河的建設
長江中遊城市群,作為中國第五大城市群,扮演著長江中遊三省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角色,並被視為中部崛起的「引擎」,具有顯著的戰略意義。在國家最新批復的【長江經濟帶—長江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指出將大力支持長江中遊城市群的經濟協調發展。這一支持措施將重點集中在三大都市圈的產業最佳化、城際鐵路網絡的建設,以及三省的人工運河專案,預示著湖北、湖南和江西等地將迎來重要的機遇。
首先,國家將推進武漢都市圈、長株潭都市圈和南昌都市圈的產業集群空間布局最佳化,目標是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制造業集群。武漢都市圈涵蓋武漢、鄂州、黃岡、黃石、鹹寧、孝感、仙桃、天門和潛江等九個城市,是三大都市圈中規模最大的一體;長株潭都市圈則由長沙、株洲和湘潭組成,規模相對較小;南昌都市圈主要包括南昌和九江及周邊地區,處於兩者之間。最佳化產業集群布局的實質在於,打破固有的行政壁壘和地方保護主義,鼓勵中心城市的制造業向周邊城市轉移,形成「中心城市研發,周邊城市生產」的格局,從而構建連線整個都市圈的產業鏈,推動經濟一體化。例如,武漢的制造業可以逐步向孝感、鄂州、黃岡和黃石等地擴充套件,武漢則專註於產品研發與訂單獲取,助力周邊地區的產業發展。
在未來,借助國家政策的支持和資金投入,同時加強武漢、長沙與南昌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將以武漢光谷科創大走廊、湘江西岸科技創新走廊和贛江兩岸科創大走廊為基礎,推動三大都市圈的產業轉型升級,實作經濟的高質素發展。這一行程將以汽車制造、生物醫藥、工程機械、電子資訊和航空航天產業等國際競爭力強的高端制造業為重點,形成新的產業集群。
其次,加快建設連線武漢、長沙與南昌三大中心城市的城際鐵路,以形成長江中遊城市群的城際鐵路網。目前,這三大中心城市之間尚無真正意義上的城際鐵路,主要依賴京廣高鐵、滬昆高鐵及福銀高鐵等國家幹線進行連線。因此,可以利用正在規劃的高速鐵路專案,構建城際鐵路網。例如,武漢與南昌之間的高速鐵路規劃經過鹹寧和九江,計劃將該路線與現有的武鹹城際鐵路結合,形成武漢至南昌的城際鐵路。而長沙則正在積極推動與南昌、九江之間的高鐵建設,這條路線也可作為長江中遊城市群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份。與此同時,武漢經過鹹寧、嶽陽至長沙的城際鐵路雖有規劃但未推進,可以作為連通三大城市的補充路線。
在強化長江中遊城市群沿線港口城市鐵水聯運和水水轉運的基礎上,必須確保湘江、漢江和贛江航道的建設順利進行。目前,湖南省正在推動湘桂運河的建設,起點為永州,終點在桂林,全長約300公裏,投資額達到1500億元,設計可容納2000噸級船舶通行。湘桂運河一端連線湘江,另一端則通往西江,將形成漢江、長江、湘江、西江和珠江之間的南北航道,對改善南方航運體系及促進中南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湖北省也在積極規劃荊漢運河,該運河從荊州松滋出發,直達武漢漢南區,全長約230公裏,投資額超過780億,旨在形成新的長江中遊航道。江西省作為長江中遊城市群的重要一員,正在規劃投資3200億元的浙贛粵運河。這條運河由浙贛運河與贛粵運河兩部份組成,全長超過1900公裏,起點為浙江杭州,途經江西鄱陽湖、贛州等地,最終形成連線京杭大運河、長江、贛江、北江與珠江的航運大通道,將成為南方水運的重要動脈。人工運河建設涉及多方面因素,如資金、技術支持、地質條件和生態環境等,盡管國家給予了支持,但長江中遊城市群的三條人工運河是否能順利建設仍需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