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開通營運三年,旅客如織,客流屢創新高。在這條日益繁忙、川流不息的國際大通道上,活躍著一支平均年齡28歲的鐵警隊伍。他們來自昆明、曲靖、昭通、臨滄、楚雄等不同地方,為了一個平安鐵路、強邊固防的夢想匯聚在一起,以青春之誌鑄魂、用青春之肩擔責,一路守護著、溫暖著南來北往的旅客。
磨憨鐵路口岸前,他們忠職守誠
「小朋友們,在黃線後面排好隊,拿好護照,別著急,大家一個一個順序乘坐扶梯,在扶梯上不要打鬧。」「這位女士,您帶著孩子,可以走這邊的便捷換乘通道,這樣更方便一點。」2月17日大年初八,12時23分,中國昆明開往老撾萬象的D87次國際旅客列車緩緩駛入磨憨火車站,開遠鐵路公安處磨憨站派出所民警應遠興有條不紊地在月台上維護著旅客乘降秩序,為出境旅客做好換乘引導。
「出境旅客請註意,安全第一得牢記;瀕危植物莫攜帶,野生動物需保護;乘車不落身邊物,回國不帶違禁品;中老法律記心間,平安高鐵伴你行。」在出站口與出入境聯檢大廳交會處,民警張越手持小喇叭,一遍又一遍地向出境旅客們灌輸著安全知識,押韻順口且生動的宣傳語引來旅客駐足點贊。
送走出境旅客,迎來入境旅客。同日13時30分,從老撾萬象乘坐D88次入境的旅客陸續透過出入聯檢大廳進入車站候車區,民警來回巡視,看見走錯區域的外籍旅客,總會及時用老撾語熱心引導:「這位旅客,你好,進站請從這走!」熟練的老撾語引得外籍旅客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2024年春運以來,磨憨火車站單日國際客流量達670余人。為進一步提升出入境國際旅客通關體驗,確保跨境旅客安全出入境,磨憨站派出所組織所內12名青年民警成立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法制宣傳隊,立足鐵路口岸通關要求,自編順口溜式「磨憨鐵警專用宣傳語」,專門服務保障出入境旅客安全旅行。同時由所領導帶隊,不間斷開展路地聯合巡邏、反詐防盜安全宣傳、法律法規咨詢服務,用春運實戰錘煉青年民警意誌,鍛煉青年民警本領,切實築牢春運安保屏障。
熙來攘往客流中,他們沈著應戰
「列隊,點名,茍角貴、李夢彬、楊俊霄……」淩晨五點半,一聲聲「到」刺破西雙版納火車站站前廣場夜空。28歲的西雙版納站派出所副所長郭子航,帶領一群平均年齡27.5歲的青年民警已提前到崗,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大家有序排好隊,不要擠,這樣才能更快、更安全地進站……」候車室大門外,在排成長龍的旅客隊伍中,「00後警花」陳卓手持喊話器,聲音洪亮。她已經在這熙熙攘攘的旅客流中,從清晨6點穿梭到了正午時刻,西雙版納熱辣滾燙的太陽,不因她是女警而繞過她,晰白的小臉被曬得紅彤彤的。
「剛畢業,第一次面對這麽多旅客,壓力比較大。雖然站得腳疼,但源源不斷的旅客需要我堅持到底。」陳卓剛到西雙版納站派出所兩個月,就迎來了她的第一個春運。為了迅速適應春運高頻節奏,只要有空閑,她就到站勤、內勤、指揮室、辦案隊等不同崗位跟學,認真熟悉排程指揮、接處警、執法辦案、文字材料等具體工作流程,不斷給自己「充電」。
在西雙版納站派出所,像陳卓一樣善於學習、勤於奮進的青年民警還有十多人。春節期間,面對節節攀升的客流,他們主動放棄與家人團圓,人人堅守在崗,每天警力緊隨旅客走、緊跟警情走。「警察同誌、警察同誌,我的提包不見了!裏面有銀行卡,還有孩子的壓歲錢紅包,裏裏外外都找遍了沒找到,馬上要檢票了……」大年初八,站勤民警楊俊霄剛想到執勤室去喝口水,就被一個帶著孩子的年輕媽媽拉住了。楊俊霄迅速停下腳步,一邊安撫該婦女情緒、了解提包細節,一邊用對講機向派出所指揮室通報情況、調取影片監控,僅用3分鐘,就在進站口安檢儀下夾縫中找到了遺失的包,讓該旅客及時順利上車。
旅客絡繹不絕,背包遺忘、孩子失散、趕不上車等求助不斷,你刮到我、我踩到你等糾紛時常發生,為有效應對大客流帶來的各類問題,西雙版納站派出所各崗位青年民警全員出動、輪番上陣,經過一場場糾紛調解、一次次案件辦理,讓每個青年民警練就了沈著冷靜、認真細致處理各類警情的看家本領。
寂靜雲嶺縱深處,他們默默奉獻
從磨憨往昆明一路北溯,中老鐵路線上同樣的鐵警青春力量隨處可見、不一樣的青春氣息隨時可聞。普洱站派出所民警平均年齡27.8歲,元江站派出所民警平均年齡28歲,墨江站派出所民警平均年齡28.2歲……他們正青春,卻毅然舍棄都市繁華,駐守雲嶺深處,馳騁於邊境,奔忙在一線。
「在中老鐵路線上,車站派出所都遠離城區,生活工作都不方便,社交圈相對枯燥,但絲毫沒有影響到我們全力以赴投入春運工作的心情和狀態。這是我在中老鐵路線上的第2個春運,只要鐵路和旅客不出事,我們就很欣慰、很踏實。」今年28歲的元江站派出所副所長李梓仰時刻保持熱情、充滿自信,從不習慣到習慣、從不熟悉到熟悉,他一直帶領派出所8名青年民警在寒來暑往中默默堅守。
越是困難,越能淬煉警魂。越是艱辛,越能彰顯作為。在鐵路春運這場大考中,中老鐵路線上的青年鐵警們始終昂揚鬥誌、迎難而上,全力確保旅客平安出行。春運啟動至今,他們已安全護送旅客124萬余人。
雲南網通訊員徐紅黃盛冕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