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中國釋出丨今年全球多地遭遇極端天氣 共同應對氣候變遷迫在眉睫

2024-07-18社會
中國網7月18日訊(記者 彭瑤)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AR6)指出,最近50年全球暖化正以過去2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持續變暖加劇了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增強,且影響範圍更大。
2024年6月全球主要災害性天氣事件示意圖。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台
全球多地發生極端天氣事件
北半球入夏以來,印度北部最高氣溫逼近50℃,沙特麥加局地最高氣溫達到51.8℃,美國西南部多州最高氣溫超過38℃。歐洲多個度假勝地釋出惡劣天氣警告,提醒遊客註意歐洲大陸的高溫天氣。
7月,台風「貝麗爾」登陸美國,德薩斯州近300萬戶住宅和企業斷電。颶風還帶來強降雨,致多人遭洪水圍困。拉美地區多個國家遭遇霜凍、寒潮等極端天氣,其中霜凍疊加幹旱導致玻利維亞近6萬個家庭受災,阿根廷釋出一系列低溫預警。
菲律賓中部和南部多地近日遭遇洪水災害,造成多人死傷,數十萬人受災。世界最大濕地——潘塔納爾濕地今年連發火災,燒毀面積超過76萬公頃。巴西環境和氣候變遷部長瑪麗娜·席爾瓦表示,火災是氣候變遷、水資源短缺和森林砍伐等原因綜合導致。
【中國氣候變遷藍皮書(2024)】顯示,作為全球氣候變遷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從極端事件的長期變化看,中國年暖晝日數平均每10年增加6.7天;全國年累計暴雨(日降雨量≥50毫米)站日數每10年增加4.1%。
每升溫0.1度都事關重大
2023年,全球平均溫度、海洋熱含量和海平面高度均創新高,南極海冰範圍再創新低。其中2023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為1850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2024年初,在世界氣象組織(WMO)確認2023年全球氣溫打破紀錄後,WMO秘書長席列斯特·紹羅表示,「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我們已經在采取行動,但必須再接再厲、加速行事。必須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加快向可再生能源過渡。」
【巴黎協定】明確控制全球平均升溫相比工業革命前不超過2℃並努力實作1.5℃。科學界研究顯示,升溫超過1.5°C可能引發更嚴重的氣候變遷影響和極端天氣,每升溫0.1度都事關重大。 為應對氣候變遷,推動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減排,目前,全球百余個國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標。其中,中國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作碳達峰,力爭2060年前實作碳中和。
新疆庫車綠氫示範專案光伏電站。中國網記者 彭瑤 攝
「中國綠」提供有益借鑒
近年來,中國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下了一番苦功,一組數據足見真章:截至目前,全國森林覆蓋率超過24%,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的國家;實施52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累計完成修復治理面積超1億畝,「中國山水工程」成功入選聯合國首批世界十大生態修復旗艦專案;建成「國家公園—自然保育區—自然公園」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網絡;推進典型海洋生態系保護修復工程,紅樹林面積增長至43.8萬畝,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凈增加的國家之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不斷強化,環保意識逐步深入人心,生產生活方式也在發生深刻變革。
2022年,中國新建綠色建築面積占比由「十三五」末的77%提升至91.2%;2023年,中國光伏裝機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新增總裝機容量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3年底,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量約4.4億噸,覆蓋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億噸。
2024年,中國將開展「碳達峰十大行動」、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核查能力、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設等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上半年,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34.3%,配套產品充電樁、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產量分別增長25.4%、16.5%。
2021年10月,中國昆明寶豐濕地。資料圖 中國網記者 彭瑤 攝
團結全世界共同應對氣候危機
環球同此涼熱,人類命運與共。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以下簡稱「COP28」)閉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盡管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的時間表、路徑和目標會有所不同,但所有努力都必須與2050年實作全球凈零排放和維持1.5度目標保持一致。他呼籲全世界團結起來,共同應對氣候危機的挑戰。
2016年起,中國在發展中國家啟動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遷專案、1000個應對氣候變遷培訓名額的合作專案,實施了200多個應對氣候變遷的援外專案;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簽署【關於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並與有關國家及國際組織簽署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檔;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劃」,為共建國家培養綠色人才;積極參與二十國集團、中國-東盟等框架下能源轉型、能效提升等方面的合作,牽頭制定【二十國集團能效引領計劃】……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到全球發展倡議,從提出願景到深入實踐,中國一面履行國際責任和義務,以綠色低碳助推高質素發展,一面深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中國綠」為發展中國家降低碳排、實作低碳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去年舉行的COP28期間,埃及電力與可再生能源部副部長艾哈邁德·穆罕默德·馬西納說,中國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對全球能源轉型和氣候治理都具有重要意義。在今年3月舉行的第六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聯合國環境署可持續交通部門負責人羅布·德容表示,中國是電氣化以及電動汽車推廣方面的領導者,希望中國向全世界特別是全球南方分享經驗,用中國技術向世界推廣可負擔的電動汽車。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6月釋出的報告,在未來5年中,有80%的可能性至少有一年的全球年平均溫度將比工業化前水平暫時高出1.5°C。這為全球拉響了警報,采取應對氣候變遷的行動迫在眉睫。
中國在2022年釋出的【國家適應氣候變遷戰略2035】中提出,將積極參與多邊框架下適應氣候變遷工作,拓寬適應氣候變遷國際合作機遇,加強適應氣候變遷南南合作,為繼續強化中國適應氣候變遷行動,提高氣候風險防範和抵禦能力指明方向。
編審:魏婧